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用1万元真币换取10万元假币,构成购买假币罪

B

扣除甲的成本1万元,甲购买假币的数额为9万元

C

在境外购买人民币假币,危害我国货币管理制度,应适用保护管辖原则审理本案

D

将假币寄回国内,属于走私假币,构成走私假币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8年真题)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事实不包括事件
B.罢工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C.法院判决不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D.合同当事人违约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二)合同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1题) 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和事实,就是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 (一)行为 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 现形式。行为还可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凡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如: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违约, 会导致建设工程合同关系的变更或者消灭。 此外,*行政行为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裁定以及仲裁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等,也是一种法律事实, 也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
(二)事件 是指不以合同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能够引起合同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 象。这些客观事件的出现与否,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控制的。 *事件举例:地震、台风、战争、罢工、禁运等。

第2题:

以下关于分析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析真与外在世界有关
  • B、分析真与个人经验有关
  • C、分析真与调查研究有关
  • D、分析真与语言规约有关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SWOT分析方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ABDE
本题考查SWOT分析的概念。选项C指的是PEST分析法。

第4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

王某拿到补贴款时已经离任,不能认定其构成贪污罪

B

刘某参与伪造申请材料,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3万元

C

陈某虽为普通村民,但参与他人贪污行为,构成贪污罪

D

周某擅自侵吞补贴款,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6万元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工作时,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扶贫补贴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王某拿到补贴款时虽然已经离任,但是依然构成贪污罪
B项,刘某参与伪造申请材料,其贪污罪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15万元。
C项,陈某虽然为普通村民,但其参与王某和刘某的贪污犯罪,起帮助作用,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D项,周某发现伪造的申报材料以后擅自侵吞补贴款,构成贪污罪,其贪污数额为15万元。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四甲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应以抢劫罪论处

B

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C

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D

应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根据《刑法》第226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成立强迫交易罪。如果强迫交易的价格与正常价格差距过大,侵害的法益就首先是财产权而不是交易秩序。本案中,甲对顾客张某拳打脚踢,要求对方多支付20%的价款购买商品,构成强迫交易罪。甲要求对方多支付20%的价款,价格落差并不大,仍然是强迫交易罪评价的范畴。

第6题:

(2018年真题)关于法律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事实不包括事件
B.罢工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C.法院判决不属于法律事实
D.合同当事人违约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律事实的内涵。选项A,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选项B,罢工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选项C,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是法律事实。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

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肇事行为

B

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逃逸行为

C

对甲应适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

D

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数日后向警方投案如实交待罪行的,成立自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BC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解释的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即逃逸行为和后果之间具有高度因果力。根据事实二,救护车及时赶到也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所以导致胡某死亡的原因是甲之前的肇事行为而非逃逸行为。
D项,《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第8题:

下列关于全寿命费用分析法的选项中,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分析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析真与外在世界有关

B

分析真与个人经验有关

C

分析真与调查研究有关

D

分析真与语言规约有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6年真题]
A

甲将商品房过户给蔡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

甲将商品房过户给蔡某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C

甲虚假平账,不再归还600万元,构成贪污罪

D

甲侵占公司600万元,应与挪用公款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 B,A
解析:
《刑法》第271条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第272条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依照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认定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犯罪主要看账目是否被虚假平账,如果行为人有虚假平账行为,则一般可以证明行为人对于公共财物的目的是永久占有而非暂时使用。如果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后,又用虚假发票平账且没有归还公款,在无相反证据、事实的情况下,通常足以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其挪用公款的行为就应转化为贪污犯罪。
A项,甲将商品房过户给蔡某时,在公司财务账目上记下自己欠公司600万元,足以说明此时甲没有永久占有公司财物的目的,不构成贪污罪。
B项,甲将商品房过户的行为虽然属于挪用行为,但由于尚未超过3个月,依法并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CD两项,3个月后,甲实施了平账行为,可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其挪用公款的行为转化为贪污犯罪,应以贪污罪定罪处罚,不能数罪并罚。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