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赵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题目
不定项题
关于赵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赵某突发心脏病是在工作时间,应认定为工伤

B

赵某可享受的医疗期应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C

赵某住院期间甲公司每月向其支付的病假工资可以是1400元

D

赵某可享受12个月的停工留薪待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赵某有祖传的字画一幅,委托李某卖出。樊某以200万元的价格买到此画。有关此交易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樊某的购买行为是一项法律事实

B、赵某与李某的委托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C、在本案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的因素是事件

D、该交易中所涉及的法律属于民商法部门


参考答案:ABD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赵某生下一对双胞胎是法律事件
B.钱某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是法律行为
C.孙某的房屋在地震中垮塌是法律事件
D.李某声称自己被外星人劫持是法律行为

答案:D
解析:
按照法律事实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可以把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法律事 件,是法律规范规定的、与当事人意志无关的,且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根据事 件是否由人们的行为而引起可以划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绝对事件不是由人们的行为而是由某种自然原 因引起的。相对事件是由人们的行为引起的,但它的出现在该法律关系中并不以权利主体意志为转移。法律 行为指的是与当事人意志有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作为或不作为: 双胞胎的出生,对于双胞胎本身而言,是事件,是相对事件,与双胞胎本身的意志无关,A选项正确。 B选项,钱某以产生劳动关系的目的与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也能够引起劳动关系的产生,是民事法律行为, B选项正确:地震是绝对事件,房屋垮塌是由于地震引起的,也是绝对事件,C选项正确。法律行为能够引 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D选项中,李某声称自己被外星人劫持,不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 消灭,不是法律行为,D选项错误。本题选不正确的选项,所以选D选项

第3题:

甲公司职工张某在工作中因先天性心脏病突发住院治疗3个月,住院期间甲公司按月向其支付病假工资。出院后,张某回公司上班,因该疾病导致活动受限,张某已不能从事原工作。公司又为其另行安排了其他岗位,但张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甲公司拟单方面解除与张某之间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月工资3 000元,实际工作年限8年,在甲公司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为2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法律后果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先天性心脏病应认定为工伤

B.张某可享受的医疗期应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C.张某可享受3个月的医疗期限待遇

D.张某可享受12个月的停工留薪期待遇

张某住院期间,甲公司每月向其支付的病假工资不得低于()A.3 000元

B.2 000元

C.1 600元

D.2 400元

甲公司单方面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可采用的下列方式中,符合法律的是()A.甲公司无须通知张某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B.甲公司可随时通知张某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向其额外支付工资

C.甲公司可提前30日书面通知张某而解除劳动合同

D.甲公司可额外支付张某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问题 1 答案解析:A


问题 2 答案解析:C


问题 3 答案解析:CD

第4题:

(2019年) 2015年1月 4日,甲公司初次录用张某并安排其担任车间操作工,月工资 5000元,双方签订了 5年期劳动合同。
2018年1月 5日,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 1个月后出院上班。住院治疗期间,公司按月向张某支付工资。
2018年10月 10日,张某在下班后做收尾性工作时,被车间坠物砸伤腿部致残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被鉴定为 5级伤残),住院治疗 2个月后出院。因张某腿部伤残不能从事原工作,甲公司欲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实际工作年限 8年,甲公司已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1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的法律后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应视同工伤
B.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不应认定为工伤
C.张某应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
D.张某可享受3个月的医疗期待遇

答案:B,D
解析:
( 1)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当场死亡或者在 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视同工伤;张某的情形( 1个月后出院上班)不构成工伤,但可享受医疗期待遇(而非工伤保险待遇);( 2)实际工作年限 10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为 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 3个月。

第5题:

(2017年)李某为其母亲赵某投保人寿险,在确定具体受益人时李某与赵某发生了分歧,下列关于如何确定受益人的表述中,符合保险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受益人只能是李某
B.受益人只能是赵某
C.受益人可以由李某指定,但必须经赵某同意
D.受益人只能由赵某指定

答案:C
解析: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可以由被保险人(赵某)或者投保人(李某)指定,但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第6题:

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C
中华法系指的并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是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它是法制史上的一个概念,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7题:

关于法律规则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统观念认为,法律规则主要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
B.法律后果在法律条文中可以省略
C.法律规则中的行为模式分为: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和不得为模式
D.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

答案:B
解析: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都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法律后果是任何法律规则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但在立法实践中,法律条文一般不明确表述合法的后果,因为根据行为模式,人们可以直接推知该法律后果。违法的后果实际上规定了人们违反法律应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必须在立法上予以明文规定。B选项错误。

第8题:

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正确表述是()

A.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必须体现在同一法律条文之中

B.法律规则可以只包含行为模式,不包括法律后果

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只能体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

D.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法中


参考答案:D

第9题:

李某为其母亲赵某投保人寿险,在确定具体受益人时李某与赵某发生了分歧,下列关于如何确定受益人的表述中,符合保险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受益人只能是李某
B.受益人只能是赵某加微信cpa10010提供课程和押题
C.受益人可以由李某指定,但必须经赵某同意
D.受益人只能有赵某指定

答案:C
解析: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可以不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变更受益人时也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第10题:

2015年1月 4日,甲公司初次录用张某并安排其担任车间操作工,月工资 5000元,双方签订了 5年期劳动合同。
2018年1月 5日,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 1个月后出院上班。住院治疗期间,公司按月向张某支付工资。
2018年10月 10日,张某在下班后做收尾性工作时,被车间坠物砸伤腿部致残并被确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被鉴定为 5级伤残),住院治疗 2个月后出院。因张某腿部伤残不能从事原工作,甲公司欲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
已知:张某实际工作年限 8年,甲公司已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甲公司所在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 18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入院治疗的法律后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应视同工伤
B.张某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不应认定为工伤
C.张某应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
D.张某可享受3个月的医疗期待遇

答案:B,D
解析:
( 1)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当场死亡或者在 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视同工伤;张某的情形( 1个月后出院上班)不构成工伤,但可享受医疗期待遇(而非工伤保险待遇);( 2)实际工作年限 10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为 5年以下的,医疗期为 3个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