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板栗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是喜光树种()。

  • A、板栗
  • B、八角
  • C、棕榈
  • D、油茶

正确答案:A,D

第2题:

南方板栗的特点:果型小;北方板栗的特点:果型大。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我国著名的板栗品种有京东板栗、黑油板栗、泰安板栗、确山板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应注意动态观察,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幼儿期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
二是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会越级发展。如婴幼儿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发展规律。
三是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初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第5题:

棉花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棉花生长发育特点有:
(1)无限生长习性;
(2)再生能力强;
(3)结铃数可根据栽植条件调节;
(4)适应性广;
(5)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重叠时间长。

第6题:

板栗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根系:深根性,根系发达,垂直分布可达120-150Cm,以20-60Cm土层内根系最多;水平分布广,可达枝展的3-5倍,但集中分布在距主干50-250Cm的范围内,以树冠边缘的分布密度最大;
根系愈合能力差。有菌根共生,接种菌根、施有机肥是栗树增产措施之一;
土温17℃以上时开始生长,15℃以下停止生长;
(2)芽:依性质分为三类:
花芽(混合芽):芽体大,着生结果母枝顶端和中上部,混合芽分完全混合芽和不完全混合芽;
叶芽:芽体小,于长枝的叶腋或结果母枝的中下部,萌发后抽生长枝;
休眠芽:芽体最小,于枝条基部短缩节处,遇刺激能抽生新梢。
(3)枝
结果母枝
结果枝
雄花枝
生长枝:纤弱枝、徒长枝
(4)开花结果习性
花芽分化:雌花分化晚(冬季落叶后至翌春新梢抽生前),雄花分化早(6月中旬),雌花偏少;
结果习性:雌雄异花同株,果实发育6月中下开始,历时4个多月。坚果在成熟前10多天才完成充实过程,故不宜早采,种苞开裂时采收。

第7题:

板栗丰产栽培中应抓好哪些技术环节?


正确答案: (1)栽植地规划:
A.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栽培前首先进行栗园规划。板栗园应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土壤盐碱,低湿易涝,风大的地方栽植。密度视立地条件、品种、管理水平而定。
B.要提倡适当密植,平地30~40株/亩、山地40~60株/亩。
C.要注重授粉品种选配、避免花粉直感的不良影响。
D.亦可栽植砧木建园,成活后大砧嫁接,此法可以相对提高优良品种对环境适应能力、扩大应用范围。
(2)整地:山地栗园的整地要根据地形和坡度灵活确定。
(3)施肥技术:A.需肥特点:N素吸收从根活动~球果采收均呈上升趋势,以后开始下降;P开花前吸收少,开花~采收吸收较多而稳定,采收后又下降;K在球果膨大~采收期吸收最多;对B敏感,当土壤溶度中含量<0.5ppm时,随浓度降低、空棚率增高。B.土肥技术要点:强化园地土壤改良和管理,推广板栗扩埯压肥、爆破松土和树盘覆盖的成功经验;重视有机肥的施用;追肥重点抓萌芽前、开花后和球果膨大期。
(4)合理灌水:一般发芽前和果实迅速增长期各灌水一次。
(5)整形修剪:幼树整形修剪通常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结果树期修剪要注意维持树势、结构,平衡枝势,强树旺枝应多留枝。
(6)花果管理:化学疏雄。

第8题:

简述板栗贮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采后一个月,不能长期堆积,否则散热不良极易霉烂。
(2)临时贮藏程序:水选——风干——沙藏。

第9题:

类似身高、体重生长模式(即一般型)的组织器官有哪些?在整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如何?


正确答案: 包括全身的肌肉、骨骼、主要脏器和血流量等,发育特点是,先后出现胎-婴儿期和青春期的两次生长突增,其余时间稳步增长,青春发育过程中、后期增长速度减慢,直到成熟。

第10题:

麝香鹑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一般饲养条件下,麝香鹑11周龄的公鹑体重为3.5千克左右,母鹑为2.5千克左右。成年公鹑体重为5~6千克,最大可达6.5千克。成年母鹑体重为3.5~4.5千克。育肥鹑前期生长速度快,在饲养条件良好时公鹑56天可长到3千克。11周龄前平均日增重50克,料肉比2.8:1。12周后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逐渐降低。因此一般屠宰时间在11~12周龄。11周龄以内虽然饲料报酬高,但是胴体品质差,口味不佳。
目前市场上麝香鹑需求有很大缺口,养殖麝香鹑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