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生长栽培过程中有哪些修剪方式?

题目
问答题
月季的生长栽培过程中有哪些修剪方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花期调控的内因是()。

  • A、环境因子
  • B、生长调节剂
  • C、栽培品种及其生长发育规律
  • D、修剪

正确答案:C

第2题:

现代切花月季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栽培管理中,如何保护或突显这些特征?


正确答案: 现代切花月季的特征:
(1)花型优美,高心卷边或高心翘角(特别是花朵开放1/3~1/2时),优美大方,含而不露,开放过程较慢。
(2)花瓣质地硬厚,外层花瓣整齐,不易出现碎瓣,花朵耐水插;花枝、花梗硬挺、直顺,支撑力强;花枝具有足够的长度,株型直立。
(3)花色鲜艳、明快、纯正,最好带有绒光;在室内灯光下,不发灰,不发暗。
(4)叶片大小适中,叶面平整,要有光泽。
(5)作冬季促成栽培的品种,要有在较低温度条件开花的能力,温室栽培有较强抗白粉病的能力;夏季切花品种要有高温季节开花,适应高温条件的能力。
(6)有较高的产花量,具有旺盛的生长能力,发枝力强,耐修剪,上花率高。一般大花型(HT系)每平方米年产量80~100支,中花型(FL系)每平方米年产量150支左右。
(7)茎杆光洁、圆整,刺少。

第3题:

设施果树栽培常用的控制树冠的方法有()

A.起垄栽培

B.根系修剪、整形修剪

C.容器限根

D.应用生长调节剂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下列选项中不是整形修剪的依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习性
  • B、树木在园林中的功能需要及栽培目的
  • C、修剪反应
  • D、树木的高度

正确答案:D

第5题:

详细叙述切花月季压枝栽培。


正确答案:压枝栽培是利用调节植物顶端优势的原理,不对幼年植株进行剪切,而是拉弯压近地面,或把成年植株上部枝叶折向低处,促使压在地面或折弯处的芽以及植株下部芽萌发,把直立向上的健壮枝条培养成商品切花枝,瘦小的枝条压下作营养枝。

第6题:

因葡萄为攀缘生长植物,故栽培中需要()。

  • A、修剪
  • B、立支架
  • C、建大棚
  • D、摘心

正确答案:B

第7题:

比较休眠季修剪与生长季修剪的优劣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休眠期修剪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从秋季落叶到春季萌芽前所进行的修剪。经济林在深秋或初冬正常落叶前,树体贮备的营养逐渐由叶片转入枝条,由一年生枝转向多年生枝,由地上部转向根系并贮藏起来。因此,冬季修剪最适宜的时间是在经济林完全进入休眠以后,即被剪除的新梢中贮存养分最少的时候。修剪过早过晚,都会损失较多的贮备营养,特别是弱树更应选准修剪时间。
生长期修剪就是从春季萌芽至秋冬落叶前进行的修剪。夏季树体内的贮备营养较少,修剪后又减少了部分枝叶量,所以,夏季修剪对树体的营养生长抑制作用较大,因而修剪量宜轻。夏季修剪,只要时间适宜,方法得当,可及时调节生长结果的平衡关系,促进花芽形成和果实生产。充分利用二次生长,调整或控制树冠,有利于培养枝组。

第8题:

切花月季栽培中,生长季N、P、K之比最好是()

  • A、1:2:3
  • B、2:1:2
  • C、1:1:3
  • D、1:3:1

正确答案:D

第9题:

怎样栽培切花月季?


正确答案: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分为以下几步:
(1)定植前的准备首先切花月季的生产场所不能积水,不要选择低洼地,并且修好排水沟,保证灌、排水通畅。其次,深耕土壤达40-50cm,并且进行土壤改造,每亩施入20-30m3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根据土质还可增施部分缓效复合化肥,使土壤按1:5浸出液的电导率为Ec=0.5~1.2,调节pH5.5-6.5;第三,应进行土壤消毒,药物消毒可用甲醛、氯化苦、溴化甲烷等,采用注入、灌入或土壤表面气化等方法进行操作。一些药物有毒,应注意安全。蒸汽消毒法效果较好,通常把蒸汽直接通入土壤,以83℃保持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定植a.定植方式:月季定植床有高床、低床、槽式床、简易槽式床等类型,云南定植多采用高床(或高墒)栽培。按每墒定植数可分为二行式三行式和四行式。二行式每墒二行,行距35cm,株距20~30cm不等;三行式每墒3行,行距30cm,株距25~30cm,中间一行作梅花状布置。b.定植时间:春季栽培型在3~4月定植,秋季栽培型在9~10月定植。在定植前一天,浇一次水,使表土15cm以上的部分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早发。定植时不宜过深,以嫁接口在土表以上2cm为宜,定植后浇透水。
(3)管理苗期管理定植浇水后,应遮荫15~20天,并结合浇水喷湿叶面,以保证成活。底肥充足时,苗期施肥不宜多,随植株长大,逐渐加重肥水。当出现第一枝花蕾时,及时打掉,随后植株上部会马上萌芽,也要及时抹去,待中下部长出粗壮枝条抽蕾时,结合株型,进行第一次修剪。株高控制在50~80cm,肥力不高的土壤栽培月季,株高可低一些。经过修剪留下的枝条叫切花母枝,可保留2~3枝。从母枝上长出的枝条就是切花枝,经培养后长成切花。成苗期管理:
A.浇水:冬季4~6天浇一次,其他季节2~3天浇一次;
B.肥料:切花月季喜肥,在营养生长期需施氮肥,进入生长切花期,增施磷钾肥,减少施氮,以免叶片过大或花瓣发生畸形等;
C.成苗修剪:正确修剪可以决定产花期、单株产花量和出花等级。一般HT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20~25枝出花数,TL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45~55枝出花数。但无论出花多少,每开一茬花,都要修剪一次,及时除去病虫枝、退化枝、弱枝,适当调整植株的高度,同时结合掰侧蕾、抹弱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花。剪花时,要保留2~4叶片,以保证植株的叶绿面积。
(4)压枝栽培技术这是利用压枝或折枝的方法把上部枝叶折向低处或压在地面,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促使压在地面或折弯处的芽以及下部芽萌发,保留上部枝叶,即保持了植物原有的生理平衡,又有足够的营养,促使新发的芽、枝芽茁壮成长。

第10题:

花椰菜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生长不良现象?怎样防止?


正确答案: 1.不结球现象。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栽培季节选择适宜的品种,适时播种,满足植株通过春化阶段所需的低温条件,合理施肥,使植株正常地生长。
2.“散球”现象。选用适宜的品种;培育壮苗;适期定植,定植后及时松土,促进缓苗、生长,使花球形成前有较大的营养面积。
3.花球老化现象。防止花球老化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肥水管理,满足花椰菜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用叶片遮盖花球;适时采收花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