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气中()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题目
填空题
根据大气中()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拔桩时,桩上已经作用了一个与铅直方向夹角为30°的力F1(图4)。现欲加一个力F2,力F2与铅直方向夹角为θ,为使力F1与力F2的合力在铅直方向,下述说法是否正确( )。

A F2与铅直方向的夹角必等于30°
B 对于0°<θ<90°内的任意角θ,只要选择适当的F2的大小,总可以使合力在铅直方向上
C 只要F2和F1大小相等,则合力必在铅直线上
D F2必须铅直向上

答案:B
解析:

第2题:

双曲拱坝是指坝体在()方向上呈拱形。

  • A、水平
  • B、铅直
  • C、水平和铅直

正确答案:C

第3题:

双曲拱坝是指坝体在()方向上呈拱形。

A.水平

B.铅直

C.水平和铅直

D.A与B和C均不对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在密集的禾本科作物中,气温的铅直分布可为()或逆温分布。

  • A、等温
  • B、高温
  • C、低温
  • D、增温

正确答案:A

第5题:

双曲拱坝是指坝体在()方向上呈拱形。 

  • A、水平
  • B、铅直
  • C、水平和铅直
  • D、对角线

正确答案:C

第6题:

臭氧在大气中有什么作用?它与平流层温度的铅直分布有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 臭氧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分解为氧原子,然后又与氧分子化合而成。它在大气中的含量极少,分布也不均匀。在近地层中臭氧很少且不稳定。
从10km高度开始逐渐增多,在20-30km高度处达最大值,再往上,臭氧含量又逐渐减少,到55-60km高度上就极少了。臭氧能强烈吸收大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暖,影响到大气中温度的铅直分布。同时,也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大阳紫外线的伤害。
少量的臭氧还具有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等作用。在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不变或微有上升,到25—30km以上,气温升高较快,到了平流层顶,气温约升至一3—一17℃。
平流层的这种气温分布特征,是与它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并且存在着大量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有关。

第7题:

大气稳定度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可以分为:()。

  • A、稳定的
  • B、不稳定的
  • C、中性的
  • D、可变的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双曲拱坝是指坝体在( )方向上呈拱形。.

A.水平

B.铅直

C.水平和铅直

D.对角线


正确答案:C

第9题: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层的依据是什么?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可分为哪几层?其中最低的一层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气象组组根据大气温度的铅直分布、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不同性质,统一规定将大气在铅直方向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3/4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

第10题:

农田和大气在日夜间作为CO2浓度的()的交替作用,形成了农田植被中CO2浓度铅直分布的特殊性。

  • A、源和汇
  • B、浓和淡
  • C、高和低
  • D、多和少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