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沤水的土壤,其有机质的测定一般采用()分析方法为好。

题目
单选题
长期沤水的土壤,其有机质的测定一般采用()分析方法为好。
A

重铬酸钾稀释热法

B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C

完全湿烧法

D

干烧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定长期沤水的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时,最好采用()

  • A、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 B、稀释热重铬酸钾容量法
  • C、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
  • D、湿烧法

正确答案:D

第2题: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中,消煮好的溶液颜色,一般为()或(),如果以绿色为主,说明()用量不足。


正确答案:黄色;黄中稍带绿色;重铬酸钾

第3题:

长期沤水的土壤,其有机质的测定一般采用()分析方法为好。

  • A、重铬酸钾稀释热法
  • B、重铬酸钾外加热法
  • C、完全湿烧法
  • D、干烧法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土壤质地影响土壤水分、空气、热量运动和土壤结构类型,如砂质土壤:透水通气好,土壤增温和有机质矿化快,砂质土壤粒径越大,越容易形成水稳性团聚体,保肥能力好。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的消煮温度为()℃,测定土壤全磷时用晶体NaOH分解土壤样品控制温度为()℃,土壤水分测定时控制温度为()℃,土壤全氮测定过程中,用混合催化剂和浓硫酸分解土壤样品时控制温度为()℃。


正确答案:170-180;720;105-110;360-410

第6题:

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注意防止土壤中氯化物干扰。土壤中Cl-可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高。土壤中含少量Cl-时,可加少量的
Ag2SO4
(2)为减少土壤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等的干扰,应可充分风干土壤。
(3)消煮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因而油浴温度要严格控制,沸腾时间要从溶液表面开始沸腾时开始
准确计时,沸腾标准要尽可能一致。
(4)油浴后的溶液颜色,一般应为黄色或黄中稍带绿色,如果以绿色为主,说明重铬酸钾用量不足,应增加其用量或减少称样量。
(5)在滴定时消耗的FeSO4溶液的体积应大于空白用量的1/3,否则,可能氧化不完全,应弃去重做。

第7题:

关于Cl-对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Cl-在高温时与Cr2O72-反应,使有机质测定结果偏低 
  • B、 为减免Cl-的影响,应根据Cl-含量的多少采用不同处理方法
  • C、 土壤中Cl-含量较少时,可加少量的Ag2SO4,使Cl-生成AgCl沉淀而除去
  • D、 土壤中Cl-含量较多时,需要测定Cl-含量,并对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校正,或者改用湿烧法测定

正确答案:A

第8题:

测定长期沤水的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时,是采用常规的重铬酸钾容量法更好,还是采用测定CO2的完全湿烧法更好?为什么?


正确答案:长期沤水的水稻土中还原性物质(如Fe2+、Mn2+)较多时,若采用常规的重铬酸钾容量法,Fe2+、Mn2+会在酸性条件下与Cr2O72-发生反应,造成测定结果偏高。测定CO2的完全湿烧法适合于长期沤水的水稻土,虽经风干处理仍然有亚铁反应的土壤。

第9题:

常压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时,烘干温度为(),在此温度下,土壤()水被蒸发,而()水不致破坏,土壤有机质也不致分解。


正确答案:105±2℃;吸着;结构

第10题: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强,土壤()性质好。


正确答案:理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