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玉米锈病、花生锈病不同,小麦锈病的侵染循环具有()特点。

题目
填空题
与玉米锈病、花生锈病不同,小麦锈病的侵染循环具有()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玉米地中套种的小麦有可能得小麦黄叶病,这种病是由于光照不足造成的,一旦光照充足,比如玉米收割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且不会影响产量。而小麦锈病是由花斑锈菌引起,如果在病症初起时不及时恰当应对,就会使小麦植株很快枯死。由于小麦锈病和小麦黄叶病初期症状很难区分,所以,在玉米地中套种小麦,必须高度注意小麦锈病的定期筛査和预防。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前提?()

A.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有效鉴别小麦锈病的方法
B.花斑锈菌对小麦的危害与光照是否充足无关
C.如果及时恰当处理小麦锈病就不会使小麦减产
D.小麦黄叶病不会诱发小麦锈病

答案:B
解析:
题目指出光照不足造成黄叶病,光照充足黄叶病则会消失,且不影响产量;花斑锈菌引起小麦锈病,若不及时恰当应对,会影响产量,因此必须加强小麦绣病的定期筛查和预防。我们对比小麦绣病和黄叶病可知,阳光充足与否并未涉及小麦锈病,但与黄叶病关系密切,因此,假设的前提是花斑锈菌对小麦的危害与光照是否充足无关。故本题选B。

第2题:

简述红松疱锈病的发生规律(侵染循环过程)


正确答案: 在转主寄主上产生的冬孢子,于当年8-9月间萌发,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到松针上,萌发后利用芽管从气孔侵入,也有从枝干皮层伤口侵入。2-3年病枝干皮上产生病斑,并生裂纹,7-9月间分泌蜜滴,为性孢子混合液。第3-4年5-8月间病部生锈孢子器,内有锈孢子,以后每年都可产生锈孢子器。锈孢子借风传到马先蒿或茶藨子叶片上,萌发后生芽管从气孔侵入。6-8月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进行重复侵染。8-9月叶背生冬孢子柱,萌发后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染松针。

第3题:

在玉米地中套种的小麦有可能得小麦黄叶病,这种病是由于光照不足造成的,一旦光照充足,比如减少玉米植株数量,或者玉米收割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且不会影响产量。而小麦锈病是由花斑锈菌引起, 如果在病症初起时不及时恰当应对,就会使小麦植株很快枯死。由于小麦锈病和小麦黄叶病初期症状很难区分,所以,在玉米地中套种小麦,必须高度注意小麦锈病的定期筛查和预防。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麦黄叶病不会诱发小麦锈病。

B.花斑锈菌不会因为充足光照而失去对小麦的侵害力。

C.小麦锈病如果及时恰当处理,就不会使小麦减产。

D.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有效遏制小麦锈病的药物。


正确答案:B

第4题:

桧柏-梨锈病的侵染循环怎样?


正确答案: 在适应的条件下,从桧柏上飞来的担孢子侵入梨树,一般梨树从展叶开始最易受担孢子侵入,25天以后就不太容易了。秋季,锈孢子到桧柏上危害并过冬,在第二年露出冬孢子角并萌发出担孢子随风飘散,落入梨树新叶新梢危害。

第5题:

()具有转寄主现象。

  • A、贴梗海棠锈病
  • B、月季锈病
  • C、菊花锈病
  • D、草坪草锈病

正确答案:A

第6题:

某小麦自然情况下自由传粉,抗锈病(T)对易感锈病(t)为显性。若小麦种群中TT为20%,Tt为60%,tt为20%,在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时,全部易感锈病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50%
  • B、50%、62.5%
  • C、62.5%、50%
  • D、50%、100%

正确答案:B

第7题:

在草坪草上,锈病常只靠()孢子世代的持续侵染实现锈病的周年流行。


正确答案:

第8题:

症状是夏抱子堆小,长椭团形,在小麦成株叶片上沿叶脉呈虚线状排列的是小麦()。

A.秆锈病

B.叶锈病

C.条锈病

D.穗锈病


参考答案C

第9题:

小麦锈病包括()三种病害。

  • A、带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B、条锈病、青锈病、秆锈病
  • C、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D、褐锈病、条锈病、带锈病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玉米锈病在侵染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夏孢子
  • B、冬孢子
  • C、子囊孢子
  • D、分生孢子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