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特征。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侵染循环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有一次侵染。病穗散出黑粉时期恰值小麦开花期,冬孢子借风力传送到健花柱头上。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里。这种内部带病种子播种后,胚里的菌丝随麦苗生长,直到生长点,到一定时期,菌丝变成冬孢子,成熟后散出,被风传到健穗花器上萌发侵入,以菌丝状态潜伏于种子胚内越冬,造成下一年发病。

第2题:

以下哪个病害是全国植物检疫对象()?

  • A、小麦光腥黑穗病
  • B、小麦矮腥黑穗病
  • C、小麦网腥黑穗病
  • D、小麦散腥黑穗病

正确答案:B

第3题:

试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害发生规律、检验方法及检疫和防治。


正确答案: 症状:局部侵染性,部分黑穗病,麦粒的一部分被侵染,小穗顶端麦粒黑斑,颖片张开,主要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发生规律:
冬孢子萌发的适温15~22 ℃,扬花期先菌丝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生担孢子,上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孔侵入。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细雨多雾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根据病粒的特有症状鉴定。
洗涤检验
发病轻的麦粒可用0.2%NaOH浸24h(18~25 ℃),吸去多余液体,实体显微镜下观察。乌黑发亮的种子有病,淡褐色无病。
P.CR技术:
扩增引物为5’-CGTGTGAGCCATGCTACGACT-3’和5’-AACTTCCAAGGCGACCGTTT-3’,在743bp处有一特异性扩增带,其他近似种或相关种均未出现该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1、严格检疫
2、高温灭菌: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85℃,相对湿度80%,处理3min可以杀死孢子,处理5min可以杀死菌瘿。
3、农业措施:小麦与鹰嘴豆间作,适时早播,病轻。
4、化学防治:三唑类和苯并吡咯类拌种,喷洒药剂(萎锈灵)等。

第4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病条件及传播途径。


正确答案: 散黑穗病发生的轻重与上年扬花期间相对湿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小麦抽穗后,田间气温经常在病菌要求的适温范围内,故湿度成为影响发病的主导因素。扬花期间湿度高致次年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因为相对湿度高时,一般颖片张开角度大且张开时间也较长,因而病菌侵入机会也较多。另外,在高湿度的情况下,冬孢子萌芽较快,芽管也较长。微风有利于孢子的传播,多雾或多雨,有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大雨易将孢子淋落在土中,故对第二年发病不利。

第5题:

简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分布情况。


正确答案: 亚洲—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
欧洲—前苏联、瑞典;
美洲—美国、墨西哥
大洋洲—澳大利亚。

第6题:

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特点:病株只部分穗子受害,病穗只部分籽粒受害。
病粒通常局部受侵染,仍保留正常籽粒外形。
病菌只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病轻的籽粒形成疱斑,病重的大部或全部形成黑粉腔,外表只留下灰色果皮。
该病的症状在籽粒发育完全时才明显。
病原菌形态特点:新鲜的冬孢子不能萌发,需经过4个月以上的休眠期。
冬孢子—先菌丝—顶端65-185个长镰刀形的双核初生担孢子—不配对结合—脱离先菌丝
初生担孢子—有丝分裂—单核次生担孢子—侵染丝。
病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小麦扬花时,土壤温湿度适宜,冬孢子萌发,先菌丝伸出土面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进行传染。
病菌主要以次生担孢子产生的芽管,通过颖片、外稃和内稃上开张的气孔入侵。
侵染早期-颖片、内外稃上部有细胞间菌丝,
后期-向小花基部生长,进入子房的果皮,仅分别侵染各个籽粒。
小麦扬花期雨水多,灌溉失度,施肥过多,氮肥过多有利于发病。
在国内的适生区域:我国大部份烟草种植区
检疫检验方法:直接检查:发病轻的病粒,病疱不破裂,从外观上不易识别,用0.2%NaOH溶液浸渍24h(20℃)。病粒发病部位乌黑发亮,健康部位灰黄色。
洗涤检验:同小麦矮化腥黑穗病菌。
冬孢子形态鉴定:
PCR技术检验:利用特异性引物

第7题:

简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在国内的适生区域。


正确答案:我国大部份烟草种植区。

第8题:

小麦生育期有一种病,使叶片或茎秆上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深褐色粉状物,这种病是()

  • A、麦类赤霉病
  • B、小麦锈病
  • C、小麦腥黑穗病
  • D、小麦散黑穗病

正确答案:B

第9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防治散黑穗病,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采用以使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2.设置无病留种田;
3、选育抗病品种。

第10题:

简述小麦散黑穗病的症状及病原菌特征。


正确答案: 1.症状:主要为害穗部,茎及叶等部位也可发生。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冬孢子),外部包被一层银灰色薄膜,随薄膜破裂,黑粉散出,残留穗轴。部分病株主杆及分孽全部抽出病穗。
2.病原物形态:病菌冬孢子球形至卵形,浅黄色至褐色,一半色泽较暗,一半较淡,表面具微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