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记载了子思向卫国国君慎公推荐苟变为“干城之将”的故事,子思说:“好的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就像木匠挑选木材一样

题目
多选题
《资治通鉴》记载了子思向卫国国君慎公推荐苟变为“干城之将”的故事,子思说:“好的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就像木匠挑选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正因如此,合抱粗的大树干,即使有数尺是朽木,好的木匠也不会弃之不用”。这个故事说明()
A

选人不能仅看其某一方面

B

选人不能仅看其一时一事

C

选人要看其主流方面

D

选人要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左传》的记载,“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出自于以下哪一位政治家之口()

A.林则徐

B.子思

C.子路

D.子产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是()。

A.孟子

B.苟子

C.子夏

D.子思


参考答案:B

第3题:

儒家“五大圣人”指( ).

A.孔子、孟子、曾子、颜子、子思

B.孔子、孟子、墨子、颜子、子思

C.孔子、孟子、墨子、道子、颜子

D.孔子、道子、颜子、墨子、子思


正确答案:A

第4题:

“四端说”是()思想的重要内容。

  • A、孔子
  • B、子思
  • C、荀子
  • D、孟子

正确答案:D

第5题:

老子思想
1、“道法自然”的政治管理思想
2、有欲、有私的人性理念
3、“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
4、“无智型”的管理型式
老子是我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伟大的思想家,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思想主要包括四大部分。
(1)天道、地道、人道都要服从于自然的政治管理思想。
(2)人是有私欲的,人类社会应该恢复大道的运行。
(3)用无为来代替有为,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理念。
(4)不能让大众知识丰富,而让国君多智。老子的管理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

第6题:

试述孔子思想


参考答案:

(1)绘事后素,仁是内在的,根本的,首要的,而表现在外在的礼虽然重要却居于仁之后。
(2)尽善尽美,在孔子看来,美与善必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艺术作品既要有美的形式,又要有善的内容。孔子的审美标准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尽善尽美,美的形式只有与善相统一,才是真正完美的艺术。它们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孔子显然更注重内在的仁或善,更注重人的修养与艺术的教化作用,社会效果,为此后人品与画品,书品的结合埋下了认识的伏笔。
(3)文质彬彬,文与质既可以看做是艺术的两个方面----形式与内容,又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的修养的两个方面----思想和风度,文是形式,是修饰,是外在的,质是内容,是品格,是内在的,一个人,一件艺术品缺少必要的形式就显得粗野,而只有形式,没有必要的内涵同样浮乏,不能动人。


第7题:

卫国在经过石蜡大义灭亲后,谁成为了卫国国君?


参考答案:卫宣公。

第8题:

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子思


答案:D

解析:出自《中庸》。《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第9题:

孟子的老师是子思。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子思受教于老子的高足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