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中的矛盾

题目
名词解释题
目录学中的矛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刘向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专科文献目录学


正确答案: 是从特定读者群的需要出发,揭示与报道某一专门学科文献的状况的学科。

第3题:

目次和目录的区别何在?试述目录学的功用。


参考答案:目录是把一批著录相关文献的款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报导和检索文献的工具。目次是指文献正文以外栏目和正文章节标题的一览表,附有起始页次或栏目的标志。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其功能有(1)指导书目工作建设的作用:解释与总结书目现象、为书目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书目事业进行评价;(2)促进知识交流的功能;(3)对文献记载的知识进行评价的功能;(4)对目录学知识的整体综合功能。

第4题:

简述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


正确答案: 章学诚的目录学思想集中反映在其《校雠通义》一书中。这是一部从目录文献入手探寻目录学义理的会通之作。目录校雠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部次条别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章学诚目录学思想的精华。章学诚认为书目编纂体例,不仅应当通过甲乙部次辨章流别,更应当通过小序叙录等方式折衷六艺,宣明大道。章学诚除了强调类例、注重小序与叙录外,还特著《互著》篇与《别裁》篇,作为解决对类例间学术相互联系现象的一种方法。关于互著,他说:“理有互通、书有两用者,未尝不兼收并载,初不以重复为嫌;其于甲乙部次之下,但加互注”。关于别裁,他说:“所著之篇,于全书之内自为一类者,并得裁其篇章,补苴部次,别出门类,以辨著述源流”。
章学诚从辨考学术源流的角度,纳互著别裁于其整个目录学理论之中,其目录学理论体现出了一种系统性与完善性,可以说是在郑樵、胡应麟诸学者目录学思想基础上的深入与完善。

第5题:

目录学


正确答案: 研究文献图书目录的学科。目指书名、篇名、录,指对目的说明和编次,一般包括书的篇数卷数,基本内容:学术价值、作者简介、流传情况等方面的内容。

第6题:

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是( )。

A.《本草纲目》
B.《中国目录学史》
C.《叙论篇》
D.《七略》

答案:B
解析:

第7题:

西汉刘歆撰成的目录学著作是《》,南宋陈振孙的目录学著作是《》。


正确答案:七略;直斋书录解题

第8题:

试论“古典文献目录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目录学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前人把与文献学、校雠学有关的知识内容都冠以“目录学”之名有一定道理。2.版本学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3.校勘学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4.辨伪学指对古典文献的真伪进行辨别的学问。

第9题:

为什么说《隋书经籍志》是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标志?


正确答案: 《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道藏和佛藏作为两个附类,体例和分类吸收了《汉志》、《中经新簿》、《七志》、《七录》的优点,成为后来书目编撰的范本。《隋志》撰写了四十八篇书序,简要说明学术源流,继承了《七略》的传统。《隋志》不仅是史志书目的范本,也是古典文献目录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第10题:

目录学中的矛盾


正确答案: 指导与报导文献与人们对文献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