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产品的公差与工序能力的比值,它表示该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

题目
判断题
工序产品的公差与工序能力的比值,它表示该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
A

B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序对产品质量的保证程度就称为工序能力。

A、首道

B、末道

C、每道

D、不确定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一般采用标准偏差的6倍来表示的大小,即B=6δ()

A、工序

B、工序能力

C、工序能力指数

D、产品公差


参考答案:C

第3题:

工序能力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它用标准偏差的6倍表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A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 )。

A.2.1
B.1.6
C.1.4
D.0.6

答案:D
解析:

第5题:

使用工序能力分进行质量控制时,总体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的状态称为(  )。


A.工序无偏

B.工序有偏

C.工序能力过剩

D.工序能力不足

答案:A
解析:
若样本平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工序无偏。

第6题:

工序产品的公差与工序能力的比值,它表示该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在该型号无缝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可能是( )。

A.生产设备
B.生产方法
C.市场价格
D.作业人员

答案:A,B,D
解析:
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有人、机器、原料、方法、测量和环境。

第8题: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不包括()

A.工序能力的测定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B.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C.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为质量改进找出方向

D.工序能力的测试分析是节省成本的最佳方法


参考答案:D

第9题:

某企业生产某型号无缝钢管的过程中,A工序加工产品的内径,8工序控制产品的强度,C工序控制产品的弹性。该产品的内径设计尺寸为50mm,公差为(+0.15,-0.15)mm。现需通过随机抽样对A、B、C三道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对A工序加工后的内径尺寸进行测量统计,随机抽取的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标准差为0.08mm。经测算,B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5,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
为提高C工序的工序能力,该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是( )。

A.改用精度较低但效率高、成本低的设备
B.更改设计,提高产品的技术要求
C.提高原材料质量
D.若设计上允许,降低产品的技术要求

答案:C
解析:
C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0.7≤1,工序能力指数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水平低。可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努力提高设备精度,并使工艺更为合理和有效,进一步提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改善原材料质量及提高加工性能,使工序能力得到适当的提高;②修订标准,即用放宽公差的方法处理;③在工序能力不足时,一般应通过全检后剔除不合格品,或实行分级筛选来提高产品质量。

第10题:

()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

A:工序能力指数
B:工序能力程度
C:质量管理指数
D:质量管理程度

答案:A
解析: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某一工序的工序能力满足质量要求的程度,用Cp表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