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

题目
多选题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
A

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

B

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5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人工填土层

C

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

D

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公路桥位于砂土场地,基础埋深为2.0m,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7m,地下水埋深为5.0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结果为(  )。

A、不液化土
B、不考虑液化影响
C、考虑液化影响,需进一步液化判别
D、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答案:B
解析:

第2题: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关于液化土层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中,()是正确的。
A .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
B .当承台下有1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粧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可将液化土层侧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ΦL
C .当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ΦL应取0
D . ΦL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λN值大的ΦL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答案:B,D
解析:

第3题:

锚杆锚固段的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 )m。


答案:4.0

第4题: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的组合条件可以初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2 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深5 m,基础埋深1.0 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1.5 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5,基础埋深1.5m


答案:D
解析:
据:①《面授班辅导讲义》第六十七讲。
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4. 3. 3条。
基础埋深均小于2 m,取db为2.0 m,上覆非液化层厚度最大值为7 m,地下水埋深最大值为5 m,所以选项(D)的液化可能性是最小的。 du=70+db-2=8+2-2=8
dw=50+db-3=8+2-3=7
du+dw=7+5=12>1. 5d0+2db-4. 5=1. 5X8+2X2-4. 5=11. 5,不液化。
答案为(D)。

第5题:

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2m的天然地基上的建筑,若所处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基土由上向下为非液化土层和可能液化的砂土层,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处于图中Ⅰ、Ⅱ、Ⅲ和Ⅳ区中的哪些区时间不考虑砂土液化对建筑的影响?(  )


A、Ⅰ区
B、Ⅱ区
C、Ⅲ区
D、Ⅳ区

答案:C,D
解析:

第6题:

某公路桥位于砂土场地,基础埋深为2.0m,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为7m,地下水埋深为5.0m,地震烈度为8度,该场地地震液化初步判定结果为( )。
A.液化 B.不液化 C.考虑液化影响 D.不考虑液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第4. 3. 3条,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位深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du>d0 +db -2
dw>d0 +db -3
du + dw>1. 5 d0 +2db-4. 5
本题中,地下水位深dw为5m,上覆非液化土层深度du为7m,基础埋深db为2m,液化土特征深度d0经查表为8m。即7<8+2-2;5<8+2-3;7 +5<1.5×8 +2 ×2-4.5。显然该场地不属于此类型,需要考虑液化影响。

第7题:

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进行液化判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测标准贯入击数相同时,饱和粉细砂的液化可能性大于饱和粉土
B.标准贯入点深度相同,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越大,饱和粉细砂及饱和粉土的液化可能性越小
C.粉土的黏粒含量越大,实测标准贯入击数越小
D.地下水埋深越大,临界标准贯入击数越大

答案:C,D
解析: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4.3.3条、4.3.4条。

第8题:

下列关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

A.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B.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C.采用换土法处理时,需要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D.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3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7条。

第9题:

浅埋天然地基的建筑,对于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地基的液化可能性考虑,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越大,液化可能性就越小
B、基础埋置深度越小,液化可能性就越大
C、地下水埋深越浅,液化可能性就越大
D、同样的标贯击数实测值,粉土的液化可能性比砂土大

答案:A,C
解析:

第10题: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下列哪个选项的组合条件可初步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 )
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2.0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5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0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3m,基础埋深1.5m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7m,地下水位深度5m,基础埋深1.5m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一2010)表4. 3. 3 ,
8度设防区,砂土液化特征深度d0=8m;
根据第4.3.3条第3款,基础埋置深度db=2.0m(不超过2m,按2m计);
A项,
du>do+db-2,5<8+2-2=8
dw>d0+db-3,3<8+2-3=7
du+dw>1.5d0+2db-4.5,5+3<1.5×8+2×2-4.5=11.5
则A项液化。
B项,
du>d0+db-2,5<8+2-2=8
dw>d0+db-3, 5<8+2-3=7
du+dw>L5d0+2db-4.5,5+5<1.5×8+2×2-4.5=11.5
则B项液化。
C项,
du>d0+db-2,7<8+2-2=8
dw>d0+db-3,3<8+2-3=7
du+dw>1.5d0+2db-4.5, 7+3<l.5×8+2×2-4.5=11.5
则C项液化。
D项,
du>d0+db-2,7<8+2-2=8
dw>d0+db-3, 5<8+2-3=7
du+dw>1.5d0+2db-4.5,
7 +5>1.5×8 +2×2-4. 5=11.5 则D项不液化。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