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不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的是

A.贫血
B.脾肿大
C.出血
D.感染
E.发热

答案:B
解析: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迅速,常以出血、感染和发热为主要首发表现。

第2题: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特点?


答案:
解析:
SAA呈重度全血细胞减少:①网织红细胞<0.01%,绝对值<15x 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X10^9/L;⑦血小板<20X10^9/L。NSAA也呈全血细胞减少,但达不到SAA的程度。

第3题:

简述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重型烦脑损伤后瞳孔变化的意义如下:(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对侧偏瘫与昏迷,这是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2)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多为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或中脑损伤。前者伴有颅底骨折,后者伴深昏迷与对侧偏瘫。(3)伤后双瞳孔不等大,时大时小,伴去大脑强直,见于脑干伤;晚期双瞳孔散大固定,伴深昏迷,表示脑疝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4)双瞳孔缩小,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动眼神经;双瞳孔极度缩小伴昏迷,见于脑桥损伤。(5)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伴视力障碍,多为原发性视神经损伤。

第4题:

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多呈中至重度贫血。粒细胞明显减少时,易发生感染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患者有出血倾向,常见皮肤黏膜出血,如出血点、鼻衄、齿龈出血、血尿及月经过多等。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是再障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再障罕有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第5题: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特点?


答案:
解析:
骨髓象 SAA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粒、红系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及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骨髓小粒皆空虚。骨髓活检显示造血组织均匀减少。

第6题: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临床表现:起病及进展较缓慢,病情较重型轻。
①贫血往往是首发和主要表现。
②出血较轻,以皮肤、粘膜为主。除妇女易有子宫出血外,很少有内脏出血。
③感染以呼吸道多见,合并严重感染者少。

第7题: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答案:
解析: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①贫血 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昏、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②感染 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常合并败血症。③出血 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

第8题:

根据我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分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恶化呈急性表现者,称为

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B、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C、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

D、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

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
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少数可由非重型进展而来。
1.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苍白、乏力、头晕、心悸和气短等症状明显。
2.感染:多数患者有发热,体温在39℃以上,个别患者自发病到死亡均处以难以控制的高热之中。
3.出血: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

第10题:

简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正确答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有:
1.全血细胞减少。
2.贫血,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大小不均匀及异形不明显。
3.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
4.白细胞分类计数,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白细胞<3×109/L)。
5.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少于5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