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题目
单选题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是一回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下面哪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A、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B、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C、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


参考答案:D

第3题:

2010年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几项?( )

A、五项

B、三项

C、六项


参考答案:B

第4题:

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农耕(游牧)文明的逐渐削弱乃至在部分地区的消失,民众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给一向主要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之逐渐地或部分地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因非法走私而流失境外,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远远不能适应今天的客观现实。因此,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第5题:

我国文化遗产包括( )。

A.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B.人文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
C.人文遗产、自然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
D.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混合文化遗产

答案:A
解析:
2005年12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首次明确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第6题: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文化联系,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没有必要去考虑如何保护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事项。()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答案:对

第8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的法律概念。()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我国之所以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①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是我国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④印证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和趋同的历史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①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④观点错误。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第10题:

截止目前,石阡县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几项?是哪几项?


正确答案: 有3项,石阡木偶戏、仡佬毛龙和说春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