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标准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产业标准阶段、()、国际通用标准阶段。

题目
填空题
EDI标准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产业标准阶段、()、国际通用标准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哈佛大学教授雷蒙维农在1968年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产品周期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A.产品创新阶段

B.产品成熟阶段

C.产品标准化阶段

D.产品消失阶段


参考答案:ABC

第2题:

国际标准标准制定项目的工作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分为预备阶段、提案阶段、准备阶段、委员会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

第3题:

供应链各成员间的EDI传输是建立在专用性标准之上的。现阶段()是一个完全满足政府和专门行业需求的唯一的国际EDI标准。

A.WMS

B.DEI

C.ERP

D.EDIFACT


参考答案:D

第4题:

评价培训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A、评价结果的转移
  • B、确定标准
  • C、受训者测试
  • D、培训控制
  • E、针对标准评价培训结果

正确答案:A,B,C,D,E

第5题:

标准的贯彻工作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标准的贯彻工作一般分为计划、准备、实施、检查和总结五个阶段。

第6题:

EDI标准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7)、(8)、(9)。


正确答案:(7)产业标准化 (8)国家标准化 (9)国际标准化
(7)产业标准化 (8)国家标准化 (9)国际标准化 解析:电子数据交换(EDI)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生成结构化的数据报文格式在计算机之间进行电子传输和自动处理。其特点为:用标准报文格式表示的商务信息在计算机之间传输,并允许接收方执行预期的业务。
目前最流行,应用最广泛的EDI标准为UN/EDIFACT标准,该标准包括了EDI标准的三要素:数据元、数据段和标准报文格式,由一系列涉及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指南和规则、目录和标准报文组成。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是由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信网络三要素组成。
EDI软件能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EDI标准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行业的众多需求。然而,每个公司有其自己规定的信息格式,因此,当需要发送EDI电文时,必须用某些方法从公司的专有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并把它翻译成EDI标准格式进行传输,所以企业自己的EDI软件一般至少应映射系统(转换软件)和翻译系统(翻译软件)。转换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将原有计算机系统的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原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平面文件不必包含用户文件的全部数据,只需包含要翻译的数据。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或将接收到的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文件。因此,腾飞公司的EDI软件系统必须包含映射系统(格式转换)和翻译系统;如果两个公司采取的都是现行的联合国制定的EDI国际标准,该标准的英文缩写是EDIFACT。
EDI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因用户应用以及外部通信环境的差异而不同。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6个步骤,如下图所示。

(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
(2)发送方将平面文件翻译成标准的EDI报文。
(3)发送方发送EDI信件。
(4)接收方从EDI信箱中收取信件。
(5)接收方将标准EDI报文翻译成平面文件。
(6)接收方将平面文件转换并送到接收方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因此,腾飞公司的业务处理过程如下。
A.腾飞公司将要发送的数据从信息系统数据库提出,转换成平面文件。
B.腾飞公司再将文件转换为EDI标准报文。
C.腾飞公司发送EDI信件给哈特公司。
D.哈特公司从电子邮箱中收取信件。
E.哈特公司将按照腾飞公司的方式,通过本公司的EDI软件系统将信息逆向转换后送到公司信息系统中进行处理。
EDI标准的形成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产业标准阶段(1970--1980年)。此阶段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几家运输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成立了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TDCC),目的是开发一种传输运输业文件的共同语言或标准。1975年公布了它的第一个标准。继TDCC之后,其他行业也陆续开发了它们自己行业的EDI标准,如零售行业的标准(UCS)、仓储行业的标准 (WINS)。
(2)国家标准阶段(1980—1985年)。当产业标准应用成熟后,企业界发现,维持日常交易运作的对象并不局限在单一产业,国家标准由此诞生。1979年,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授权ASCX12委员会依据TDCC的标准,开始开发、建立跨行业且具一般性的EDI国家标准——ANSIX12。
与此同时,欧洲也由官方机构及贸易组织共同推动建立统一的EDI标准,并获联合国的授权,由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第四工作组(UN/ECE/WP4)负责发展及制定EDI的标准格式,并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提出TDI(Trade Data Interchange)及GTDI(Guide Lines for TDI)的标准,但该标准只定义了商业文件的语法规则,还缺报文标准。
(3)国际通用标准阶段(1985年至今)。在欧、美两大区域的EDI标准制定和试行几年后,1985年两大标准开始广泛接触与合作,进行国际间EDI通用标准的研究。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负责国际贸易程序简化的工作小组(UN/ECE/WP 4)承办了国际性 EDI标准制定的任务,并于1986年正式以UN/EDIFACT(United Nation/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commerce and Transport)作为国际性EDI通用标准。另一方面,ANSIASCX12于1992年决定在其第四版标准制定后不再继续发展,全力与 UN/EDIFACT结合。因此,1997年之后,全世界趋向统一于UN/EDIFACT标准。因此, EDI标准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产业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

第7题:

ISO与IEC的标准制定过程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 提案阶段、准备阶段、技术委员会阶段、询问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六大阶段

第8题:

对等同采用、等效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标准制修订项目可使用快速程序,是指省略()。

A.标准审查阶段

B.标准起草阶段

C.标准征求意见阶段

D.标准立项阶段


正确答案:B

第9题:

我国标准的制定分为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我国标准的制定分为准备阶段 、起草阶段 、审查阶段 、报批阶段。

第10题:

在()阶段,一般不会发生国际直接投资。

  • A、产品创新阶段
  • B、产品成熟阶段
  • C、产品标准化阶段
  • D、产品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