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合同出售一级小麦15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

题目
问答题
某合同出售一级小麦15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运通知。但船舶在航行途中,由于遭遇触礁事件,小麦被入侵海水浸泡,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当货物达到目的港后,只能降价出售,买方因此要求卖方赔偿其差价损失。问:卖方对上述情况下产生的货物损失是否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CFR条件成交时,如果卖方装船后未向买方及时发出装船通知,则运输途中的风险损失应当由卖方承担()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在fob下,卖方在货物装船完毕后,立即想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3题:

国际贸易术语FOB的涵义包括()。

A. 货物清关后,货损由买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买方

B. 货物清关后,货损由卖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卖方

C. 货物越过船舷后,货损由买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买方

D. 货物越过船舷后,货损由卖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卖方


参考答案:C

第4题:

在FOB贸易术语成交条件下,由买方指定承运人并安排运输,因此如果合同中未规定“装船通知”条款时,卖方在装船后允许不发装运通知给买方。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根据《1990年闷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以CFR价格条件成交的买卖,卖方的主要责任是()。

  • A、及时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商业发票或有关的电子信息,以及合同要求的其他单证,负责办理有关出口手续,按通常条件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合同
  • B、承担自货物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和一切费用
  • C、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将货物在装运港将货物装至船上
  • D、货物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以便买方能及时办理提货手续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我国黑龙江某外贸公司 2004年以FOB条件签订了一批皮衣买卖合同,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且符合合同的规定。 货到目的港后卖方提货检验时发现部分皮衣有发霉现象,经调查确认原因是由于包装不良导致货物受潮引致, 据此买方向卖方提出索赔要求。 但是卖方认为货物在装船前品质是合格的,发霉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因此拒绝承担赔偿责任。对此争议应作何处理?


参考答案:尽管发霉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但是产生发霉的原因,即包装不良原因则是在装船前已经存在了,因此是卖方在履约过程中的过失。按照有关FOB的风险转移规定,卖方有理由提出索赔要求,卖方的拒绝是没有道理的。

第7题:

按CFR条件成交,卖方须特别注意的问题是,货物装船后应及时向买方发出()。


正确答案:装船通知

第8题:

某公司以FOB条件向境外出售一级大米300吨,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要求。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在运输途中同上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故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大米质量下降造成的差价损失。

问: 1、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2、如以CIF或CFR贸易术语成交,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参考答案:1、卖方不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即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差价损失负责。  2、如以CIF或CFR术语成交,卖方同样也不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风险损失负责。根据Inconterms2000的规定,在FOB、CEF或CFR术语中,卖方只承担货物在装运港超过船舷之前的风险,货物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由卖方承担。而本案中,货物的风险发生在海上运输途中,因此,属于在装运超过船舷之后的风险,故该差价损失应该由买方承担。  

第9题:

国际贸易术语FOB的涵义包括()

  • A、货物清关后,货损由买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买方
  • B、货物清关后,货损由卖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卖方
  • C、货物越过船舷后,货损由买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买方
  • D、货物越过船舷后,货损由卖方承担,装船时货物掉落海里,责任在卖方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某公司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按FOB条件成交,装船时货物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卖方在装船后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但运输途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当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的价格出售,因而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卖方是否应对该项损失负责,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
(1)卖方不应对该项损失负责。
(2)分析提要:本案大米品质下降造成损失的直接原因,究竟是大米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前,还是在装船越过船舷后运输过程中,由于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的原因造成的,这是分析本案的关键,也是双方争执的焦点。
(3)理由:本案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条件是FOB,这是FOB合同。通常适用国际贸易惯例。即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卖方的责任是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一级大米300吨的货物,装船时经公证人检验符合双方合同规定的品质条件(即经公证人检验证明),并且卖方在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卖方对货物在装运港越船舷后产生的一切风险损失,不负任何责任。而本案中,造成大米品质下降损失的直接原因,是买方在大米运输途中海浪过大,大米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而致。故本案卖方对该项损失不负任何责任,应由买方自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