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中小学文明社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题目
多选题
落实《中小学文明社仪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学生习惯养成()
A

诚实守信

B

孝敬感恩

C

团结友善

D

文明礼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最主要的依据是?()

A、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B、中小学日常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C、中小学行为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D、中小学生活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答案:A

第2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A.习惯的养成 R学习辅导
C.生活辅导 D.择业指导
E.卫生引导


答案:B,C,D
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第3题:

青海省“七五”普法规划决议要求,坚持从青少年抓起,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学校设立法治教育课程,保证在校学生得到基本法治知识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习惯。( )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3、认识心理异常现象
4、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第5题:

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


正确答案:好公民

第6题:

2012年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了培养中小学生社会( )的内容。

A.责任感
B.使命感
C.归属感
D.安全感

答案:A
解析:

第7题:

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习惯是由点滴行为积累而成的,也是个体将学习获得的认识内化为自我需求、而又自觉实践的结果。习惯也就是高度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形成了一种动力定型,不需要外力督促,在任何条件、任何环境下,主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按一定的模式去做。一个人,只有养成了文明行为习惯,才能说形成了文明行为素养,才奠定了一个现代人文明人的基础。

第8题: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指导、督促有关主管部门通过开办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公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A市民学校

B员工学校

C家长学校

D道德讲堂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正确答案:2002

第10题:

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

  • A、习惯
  • B、道德
  • C、风俗
  • D、行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