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高58m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第

题目
单选题
位于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高58m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第四层边柱的轴向力标准值分别为NG=4200kN,NW=1200kN,NEh=500kN;柱截面为600mm×800mm,混凝土C40,fc=19.1N/mm2。第四层层高3.60m,横梁高600mm。经计算知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则该柱轴压比验算结果正确的是()。
A

μN=0.621<0.80,符合规程要求

B

μN=0.644<0.75,符合规程要求

C

μN=0.657<0.80,符合规程要求

D

μN=0.657<0.85,符合规程要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每层刚心、质心均位于建筑平面中心,仅考虑风荷载作用,且水平风荷载沿竖向呈倒三角形分布,其最大荷载标准值q=90kN/m,该结构各层重力荷载设计值总和为G=1.76×105kN。试问,弹性分析时,在上述水平风力作用下,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影响的结构顶点质心弹性水平位移u(mm),不应超过下列何项数值(  )

A. 48
B. 53
C. 58
D. 63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4.1条式(5.4.1-1),当高层建筑结构满足下列规定时,弹性计算分析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可按下式计算:



根据《高规》条文说明第5.4.1条式(5),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为:EJd=11qH4/(120u),弹性水平位移u为:u=11qH4/(120EJd)=(11×90×584)/(120×1.6×109)=58.35mm。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58,因此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高层建筑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和结构稳定性。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高规》5.4.1条式(5.4.1-1),计算结构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EJd;
  ②根据《高规》条文说明第5.4.1条式(5),计算结构顶点质心弹性水平位移u。

第2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比较均匀,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Ⅱ类。[2014年真题]



6.假定,框架中间层边框架节点如图6-3所示。梁端A处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G=-135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E=±13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w=±80kN·m。试问,框架梁端(A—A处)在考虑弯矩调幅后(调幅系数0.85),地震设计状况下梁顶最不利组合弯矩设计值MA(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0
B. 310
C. 350
D. 44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2.3条第1款规定,对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梁端弯矩进行调幅:



根据第5.6.4条表5.6.4可得,由于建筑高度小于60m,不考虑风荷载,组合弯矩设计值为:



由此可知,B项数值最为接近。

第3题:

某1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3-16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该结构位于非地震区,仅考虑风荷载作用,且水平风荷载沿竖向呈倒三角形分布,其最大荷载标准值q=65kN/m,已知该结构各层重力荷载设计值总和为 =1.45×105kN。试问,在上述水平风力作用下,该结构顶点质心的弹性水平位移u(mm)不超过下列何项数值时,方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A)40 (B)50 (C)60 (D)70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 5.4.1-1条:

第4题: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每层层高均为4m,房屋高度为48.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第八层楼面的某框架梁,其截面尺寸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 HRB335。梁端弯矩标准值如下: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MGEK =-70kN.m;水平地震作用下MEhK=±95kN.m,风荷载作用下MWX= ±60kN.m。试问,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该梁端截面较大纵向受拉钢筋面积次As(mm2),选用下列何项数值最为合适?

(A) 1480
(B) 1380
(C) 1030
(D) 960


答案:C
解析:
(C)

第5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该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为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60%,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 二级,一级
B. 二级,二级
C. 三级,二级
D. 三级,三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3条,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根据《高规》第3.9.3条表3.9.3,可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框架的抗震等级及抗震构造措施等级。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认真审题,找出题干中的关键字;
  ②根据《高规》第8.1.3-3条和表3.9.3,确定框架的等级为二级。

第6题:

某15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首层层高5m,二~五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5m,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9,Ⅲ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2011年真题]



4.假定,该结构位于非地震区,仅考虑风荷载作用,且水平风荷载沿竖向呈倒三角形分布,其最大荷载标准值q=65kN/m,已知该结构各层重力荷载设计值总和为



试问,在上述水平风力作用下,该结构顶点质心的弹性水平位移u(mm)不超过下列何项数值时,方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  )

A. 40
B. 50
C. 60
D. 7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式(5.4.1-1)计算,当荷载满足下列公式:



时,可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影响。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5.4.1条及其条文说明式(5)计算,结构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为



则弹性水平位移为:

第7题:

某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6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Ⅱ类建筑场地,转换层设置在2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

假定,首层某根框支柱,水平地震作用下,其柱底轴力标准值NEk=900kN;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其柱底轴力标准值为NGk=1600kN,不考虑风荷载。试问,该框支柱轴压比计算时采用的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底轴力设计值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2500
B. 2850
C. 3100
D. 3350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10.2.11-2条,一、二级转换柱由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力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5、1.2,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考虑该增大系数。因此计算框支柱轴压比时不需要考虑增大系数,从而求得NEk=900kN。
  根据《高规》第5.6.4条和表5.6.4,地震设计状况下,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应按表5.6.4采用,即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为1.2,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为1.3。
  因此该框支柱轴压比计算时采用的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底轴力设计值N为:
  N=1.2×NGk+1.3NEk=1.2×1600+1.3×900=3090kN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3100,因此答案选C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支柱的柱底轴力设计值。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高规》第10.2.11-2条,确定一、二级转换柱在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考虑增大系数;
  ②根据《高规》第5.6.4条,计算该框支柱轴压比计算时采用的有地震作用组合的柱底轴力设计值N。

第8题: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6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建筑场地类别为Ⅳ类,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且小于80%。试问,设计计算分析时框架的抗震等级宜为下列何项?(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8.1.3条第3款规定,当框架部分承担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作用较大,框架部分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进行设计,结构适用高度应有所降低。故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选取。
根据第3.9.2、3.9.7条及条文解释,Ⅲ、Ⅳ场地属于对结构抗震不利地段,对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15g的丙类建筑,故内力计算时的抗震等级不提高,仅提高抗震构造措施。
计算分析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高度小于60m的7度设防条件下的框架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查表3.9.3可得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第9题:

某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平立面示意如题27~30图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房屋高度5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假定,该建筑物建设场地的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风压ω0=0.65kN/m2,屋顶处的风振系数βz=1.402。试问,计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在题27~30图所示方向的风荷载作用下,屋顶A处垂直于建筑物外墙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体型系数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取值。

A. 1.9
B. 2.0
C. 2.1
D. 2.2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8.2.1,由于建筑物高度为:H=58m,查得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为:
  μz=1.62+[(58-50)/(60-50)]×(1.71-1.62)=1.692
  题中已给出风振系数为:βz=1.402。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附录B第B.0.1条,该建筑体型系数为:
  μs=μs1+μs2=0.8+0.48+0.03H/L=0.8+0.48+0.03×58/60=1.309
  根据《荷规》第8.1.1条,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主要受力结构时,应按下式计算:
  ωk=βzμsμzω0
  因此屋顶A处垂直于建筑物外墙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ωk=1.402×1.309×1.692×0.65=2.02kN/m2
  选项中与结果最接近的是2.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风荷载取值标准计算方法;
  ②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的简单计算;
  ③理解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有关系数的意义及计算;
  ④正确理解并应用风荷载的体型系数。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荷规》表8.2.1,确定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②根据《高规》附录B第B.0.1条,计算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③根据《荷规》第8.1.1条,垂直于建筑物表面的风荷载标准值为:wk=βzμsμzw0。

第10题: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如题31~34图所示,下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9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建筑场地,Tg=0.45s,丙类建筑,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总重力荷载代表值96000kN。



假定,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首层某中柱A柱底的轴压力标准值分别为2800kN、500kN及60kN。试问,计算该中柱首层柱底截面轴压比时,采用的轴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A. 4200
B. 4350
C. 4500
D. 465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4条,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根据《高规》第4.3.13条式(4.3.13-1),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vk=αvmax×Geq=0.65αmax×0.75GE=0.65×0.32×0.75×96000=14976kN
  NEvk=1.5×14976×2800/96000=655.2kN
  根据《高规》第5.6.3条式(5.6.3)和表5.6.4,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为:
  Sd=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Swk
  因此轴压力设计值为:N1=1.2×2800+1.3×500+0.5×655.2=4337.6kN;若只考虑竖向地震组合时,轴压力设计值为:N2=1.2×2800+1.3×655.2=4211.8kN,N1>N2。
  选项中与4337.6最接近的是435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竖向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②地震设计状况下,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高规》第4.3.2-4条,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
  ②根据《高规》第4.3.13条式(4.3.13-1),计算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③《高规》第5.6.3条式(5.6.3)和表5.6.4,计算中柱的轴压力设计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