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政使司

题目
名词解释题
通政使司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明代中央官署。掌收转奏章和官民密封申诉材料的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明朝时期,中央设“三司”,其中掌管地方军政的是()

A.指挥使司

B.布政使司

C.按察使司

D.通政使司


参考答案:A

第2题:

明朝将御史台改为( )。

A.通政使司

B.布政使司

C.按察使司

D.都察院


正确答案:D
解析:明朝中央司法机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司法机关职掌的变化和名称的改异上,如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第3题:

明清时期的“三法司”指

A.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

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C.通政使司、大理寺、刑部

D.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正确答案:B

第4题:

在明的中央机构中,除了部、院、六科之外,合称“三法司”的是( )

A.通政司、都察院、刑部
B.刑部、都察院、大理寺
C.通政司、都察院、大理寺
D.刑部、通政司、大理寺

答案:B
解析:
刑部受天下复审,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三者合称“三法司”,而通政司掌出纳帝命,受理臣民幸奏,互通上下之情,是皇帝的喉舌,不是司法机构。

第5题:

明朝设立的接受内外章奏,上达不法冤情的机构是(  )。
A.都察院
B.清吏司
C.通政使司
D.六科给事中


答案:C
解析:
解析:明朝设立的接受内外章奏,上达不法冤情的机构是通政使司(有些类似于我国现代的信访部门)。

第6题:

洪武九年(1376年),下令废除行省制度,各行省一律改称( )。

A、通政使司

B、按察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承宣布政使司


参考答案:D

第7题:

在明朝,将御史台改为了( )

A.都察院
B.通政使司
C.布政使司
D.按察使司

答案:A
解析:
明朝建立了空前庞大的监察机构。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由御史台改名而来,长官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辅助之。

第8题:

明朝时期,隶属于中央的“三司”是指()

A.指挥使司

B.按察使司

C.通政使司

D.布政使司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朱元璋在废除了行中书省之后在全国地方设置的是(  )

A.左右布政使司
B.承宣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提刑按察使司

答案:B
解析:
明太祖在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设置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置左右布政使主管一省民政和财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主管刑法和军队,三者合称“三司”。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10题:

清代通政司的职掌有哪些?
收受各省题本,如发现题本不合格式,报内阁参办,有逾期的则移文与相关部交涉。查核本章,凡各省将军,都统,巡抚等官,每季度须将上奏过的本章诰册,咨送通政司查核。参与议政,遇有交九卿议办之事,位居三品的通政使可参加商议,提出意见。负责上访事务,凡军民有冤屈者,可击鼓鸣冤,由通政使亲自询问,如确系有冤,奏报皇帝后交刑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