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题目
问答题
概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信息管理具备四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包括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信息管理具备四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包括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知识管理阶段。

第2题:

以下属于霍顿 (F. W. 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和观点的是()

A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假说

B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

C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区别

DIRM是管理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答案:B

第3题:

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有()。

a.传统管理阶段

b.技术管理阶段

c.资源管理阶段

d.知识管理阶段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简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


正确答案: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如下: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是西方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时期。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转换期。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5题:

简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50年代后期,是西方传统人事管理由萌芽到成长迅速发展的时期。
(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替代传统人事管理的转换期。
(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由初阶向高阶发展的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和理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在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第6题:

以下属于霍顿 (F. W. Horton) 的信息资源管理思想和观点的是()

A. 管理信息系统(MIS)与信息资源管理(IRM)的区别

B. 信息资源管理的“三E”目标

C.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假说

D. IRM是管理思想史上新的里程碑


答案:B

第7题:

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体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第8题:

()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A、人事管理

B、人力资源管理

C、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D、人才管理


参考答案:D

第9题:

信息管理的发展阶段除了传统信息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以外,还包括()

  • A、数据管理阶段
  • B、知识管理阶段
  • C、战略管理阶段
  • D、战术管理阶段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概述明代心学的主要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主要流派。


正确答案: 明初在意识形态中,程朱理学仍占主导地位。到明代中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出现了王守仁的“心学”。王守仁即王阳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曾带兵镇压过农民起义,并提出了“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著名论断。在哲学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的学说,认为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反对程朱理学理在心外的命题。此外,他还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致良知”的主张。在王守仁之后,各地王门学者一时俱起,其中以王艮及泰州学派最为著名。王氏长期在小生产者中讲学,宣传王阳明的学说,并提出了“明哲保身论”。另一位著名的王门学者是李贽。李贽号卓吾,著有《焚书》、《藏书》等,在哲学上基本上与王阳明保持一致,但他反对封建正统思想,反对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王学在明代盛极一时,但由于“王学异端”的出现,使它失去了统治者的宠爱,到了清代,程朱理学重新抬头,形成所谓“宋学”。虽然当时也出现了一些“理学名臣”,并重刊了《性理大全》,但理学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反理学的思想相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