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进出口税则》中某一级的税目归类

题目
判断题
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进出口税则》中某一级的税目归类发生了变化。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列名的税目
B.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混合物可以按照其中的一种成分进行税则归类
C.在进行商品税则分类时,商品的包装容器应该单独进行税则归类
D.从后归类的原则是商品税则归类的普遍适用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解析]①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规则三(一)的规定,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列名的税目.即当一种商品似乎在两个或更多的税目中都涉及的情况下,应比较一下哪个税目描述得更详细,更为接近要归类的商品.②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规则三(二)的规定,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一)归类时,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③规则五规定,包装容器和包装材料一般与其所包装的货物归入一个税号,除非本身已经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④从后归类原则

第2题:

所谓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经加工后,在《海关进出口税则》中4位数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0%及其以上.(  )(2002年)


答案:对
解析:
[解析]如果进口货物经过几个国家(地区)加工、制造,以最后一个对货物进行经济上可以视为实质性加工的国家(地区)作为有关货物的原产国(地).产品经加工后,在《海关进出口税则》中4位数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达到30%及其以上的为实质性加工.

第3题:

按照商品归类总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列明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一般的税目

B.从后归类的原则是商品税则归类的普遍使用原则

C.在进行商品归类时,商品的包装容器应单独进行税则归类

D.在进行商品归类时,混合物可以按照其中一种成分进行税则归类


参考答案:A

第4题:

“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 )及以上的。

A.10%
B.20%
C.25%
D.30%

答案:D
解析:
“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0%及以上的。

第5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中的“实质性改变标准”, 其基本标准是:
A.税则归类改变 B.从价百分比 C.制造、加工工序 D. 完全获得标准


答案:A
解析: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中的“实质性改变标准”是以税则归类改变为基本标准,税则归类改变不能反映实质性改变的,以从价百分比、制造或者加工工序等为补充标准,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第6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比例(  ).(2007年)
A.≥30%
B.≥40%
C.≥55%
D.≥60%


答案:A
解析:
[解析]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30%.用公式表示如下:(工厂交货价一非该国(地区)原产材料价值)/工厂交货价B100%≥30%.

第7题: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是指在某一国家(地区)对非该国 (地区)原产原料进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超过所得货物价值的比例( )。
A.≥30% B.≥40% C.≥55% D.≥60%


答案:A
解析:
非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之一的从价百分比标准的公式为:(工厂交货价-非该 国(地区)原产材料价值)/工厂交货价X 100%大于等于30%

第8题:

实质性加工标准是指经过几个国家加工、制造的进口货物,以最后一个对货物进行经济上可以视为实质性加工的国家作为有关货物的原产国。“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50%及以上的。( )


正确答案:×
实质性加工标准是适用于确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生产的产品的原产国的标准,其基本含义是:经过几个国家加工、制造的进口货物,以最后一个对货进行经济上可以视为实质性加工的国家作为有关货物的原产国。“实质性加工”是指产品加工后,在进出口税则中四位数税号一级的税则归类已经有了改变;或者加工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比例已超过30%及以上的。 

第9题:

关于各类优惠贸易协定项下的优惠原产地认定标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完全获得,是指从成员国(地区)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是完全在该成员国(地区) 获得或生产的
B.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原产于成员国(地区)的材料在非成员国(地区)境内进行制 造,加工后,所得货物的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
C.区域价值成分,是指出口货物FOB价格扣除生产过程中该成员国(地区)非原产材 料价格后,所余价款在出口货物FOB价格中所占的百分比
D.制造加工工序,是指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答案:A,C,D
解析:
税则归类改变,是指原产于非成员国或者地区的材料在出口成员国或者地区境内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税则规类发生了变化。完全获 得,即从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是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 者生产的。区域价值成分,是指出口货物船上交货价格(FOB)扣除该货物生产过程中该成员国或者地区非原产材料价格后,所余价款在出口货物交货价格(FOB)中所占的百分比。制造加工工序,是指赋予加工后所得货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因此正确答案为A、C、D。

第10题:

我国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判定一货物的原产地的具体标准有()。

  • A、完全获得标准
  • B、税则归类改变标准
  • C、从价百分比标准
  • D、加工工序标准

正确答案:A,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