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日。

题目
单选题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日。
A

3

B

7

C

10

D

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与乙因为遗产继承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法院认为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遂决定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甲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乙申请证人丙出庭作证。关于该案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

A.甲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B.乙申请证人丙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C.甲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前7日

D.乙申请证人丙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正确答案:AB
《简审民事案件规定》第12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故本题选AB。

第2题:

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证据保全

B.证据保全裁定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法院不可依职权主动作出

C.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D.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正确答案:B
4l。答案: B 考点:证据保全讲解:《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此,A项的说法正确,不是应选项;B项的说法错误,是应选项;《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23条规定,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因此,c、 D两项的说法正确,不是应选项。

第3题: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

A、7日

B、6日

C、5日

D、14日


参考答案:A

第4题:

关于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

B.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不应当采纳该证据

C.经当事人申请延长的举证期限只适用于该申请人

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申请延长,但只能申请延长一次


正确答案:A

第5题:

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 )前七日。

A.开庭

B.举证期限届满

C.判决

D.取证期限届满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民事诉讼举证期限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普通程序中,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原则上不少于30日

B.当事人申请鉴定,原则上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7日前提出

C.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

D.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正确答案:B
40.答案:B 考点:举证期限讲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有关举证时限规定的通知》第1条的规定,在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予30日;但是人民法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30日。据此,选项A说法正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25条,当事人申请鉴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出,但当事人依法申请重新鉴定的除外。据此,选项B的说法错误。《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5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据此,选项C的说法正确。《民事诉讼证据规定》第19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据此,选项D的说法正确。

第7题:

在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关于举证期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

B.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C.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不予准许

D.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15日

 


D.《简易程序规定》第12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故AB错。第22条:当事人双方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请求解决简单的民事纠纷,但未协商举证期限,或者被告一方经简便方式传唤到庭的,当事人在开庭审理时要求当庭举证的,应予准许;当事人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故CD对。

第8题:

下列关于举证期限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程序的举证期限如果由人民法院确定,则不得少于30日

B.简易程序举证期限不得少于15日

C.对于当事人超过举证期限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D.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举证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举证时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不得少于30日 B.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之后10日内申请延长 C.当事人申请诉讼中证据保全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D.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可以申请恢复一审程序,重新进行法庭调查


正确答案:C
A选项,法院指定的时限不少于30日,当事人协商确定的要经法院认可。B选项,申请延长的应在举证期限内。D项属于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不能恢复一审程序。

第10题:

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适用证据保全

B.证据保全裁定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法院不可依职权主动作出

C.当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D.当亭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因此,B项应入选,当事人依据《民事诉讼法》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因此:C、D两项的说法正确,不是应选项。
【相关考点梳理】举证期限的届满及后果
根据《证据规定》的有关精神,我们可以这样认定:
第一,人民法院不组织当事人进行庭前证据交换的,以人民法院指定或当事人商定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的举证期限届满之日为准;
第二,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的,以证据交换之日为举证期限届满;
第三,当事人申请延期举证并经人民法院准许的,如果法院不组织庭前交换证据,以法院准许延期的届满之日为举证期限届满 ;如果法院组织庭前交换证据,以证据交换之日为举证期限届满。
举证期限届满后,相应地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第一,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除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外,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不组织质证。根据《证据规定》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也就是说,对于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交的证据,法院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二,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但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
第三,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但符合重新鉴定的情形的除外;
第四,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后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五,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后申请人民法院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六,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后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第七,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举证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原审裁判不属于错误裁判案件,原承办人员不能因此受到错案追究;
第八,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未能在举证期限内举证,致使案件在二审或再审期间因提出新的证据被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一方当事人享有请求提出新证据的另一方当事人负担由此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诉讼等合理费用以及由此扩大的直接损失的权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