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
一决策机制的空洞化与失衡性;
二信息披露制度和外部监督制度虚化;
三低效率;
四多头领导弊端;
五地区垄断和限制特征;
六深度行政干预与寻租行为;
七身份错位。

第2题:

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包括哪些?
1.协调机制;
2.决策机制;
3.监督机制;
4.激励机制。

第3题:

下列国家非营利组织治理方式与我国较为相似的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澳大利亚


参考答案:D

第4题:

对比德国和日本的非营利组织的异同点。


正确答案: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规模在总体上并不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和非农就业人口的3.5%。在日本,开展国际合作的非营利组织是一支非常引人注目的力量,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成立的,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各种形式的援助和救援活动,如基督教海外医疗协会、难民救助会、曹洞宗东南亚难民救济会、日本国际志愿服务中心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这类组织有近400家。它们早期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提供各种形式的紧急救援方面,90年代以来则更多地侧重于帮助当地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开展生产生活自救与产业开发,并积极协助当地居民进行自我组织与自治管理。日本政府也通过立法、优惠税制和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积极支持这些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德国的非营利组织在总体上并不很大,它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9%和非农就业人口的4.9%。最有特点的是在德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之间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德国非营利组织收入的64%来自政府,换言之,政府财政支持是德国非营利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采取所谓“第三方补贴”的原则,通过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来增进整个社会福利。在卫生保健、社会保险等领域实行直接补助;在教育领域主要补贴初等和中等教育;在社会服务领域主要资助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和残疾家庭;在发展领域主要通过资助开展再就业培训;在国际合作方面则运用政府基金资助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国际救灾及发展援助等一系列活动。

第5题:

简述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现实缺陷
1.直接干预;
2.政策限制。

第6题:

简述中国非营利组织自主治理的未来发展
1.优化行政环境;
2.健全法制建设;
3.加强自理能力。

第7题:

简述日本非营利组织的治理
日本的非营利组织可以分为如下几种形态:
①公益法人;
②社会福利法人;
③学校法人;
④宗教法人;
⑤医疗法人;
⑥特殊法人;
⑦公益信托基金;
⑧市民社团。
日本非营利组织对政府的政策依赖和资金依赖非常强,自1998年通过的《非营利组织法》使日本非营利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宽松起来。

第8题:

简述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1)设立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促进社会进步,推动改革与创新;
(2)组织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捐款人的捐助以及部分的服务收费;
(3)非营利组织活动以使命为出发点,组织众多具有共同理想的志愿者来实现使命;
(4)提供的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的劳务付出。

第9题:

简述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涵义
①从机制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是其用以设定长期方向并维持组织整合的机制;
②从外部治理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是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过程;
③从内部治理角度看,它与目标、基本的组织活动、决策、参与者以及环境有关;
④从治理者行为角度看,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治理者们负责组织的整个方向;
⑤从决策角度看,非营利组织治理中决策需要法律环境的存在。

第10题:

地方多中心治理的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企业型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