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9326m2,地下2层,地上10层,檐高32.9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

题目
问答题
某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区域,建筑面积29326m2,地下2层,地上10层,檐高32.9m。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7.8m,底板厚度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8。室内地面铺设实木地板,工程精装修交工。2010年3月15日开工,外墙结构及装修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式双排落地脚手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2010年6月15日开始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为控制裂缝,拌制水泥采用水化热较小的矿渣水泥,并使用了缓凝减水剂。同时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骨料用水冲洗降温。混凝土浇筑后14h内进行覆盖并开始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持续了15日。 事件二。工程施工至结构四层时,该地区发生了持续2h的暴雨,并伴有短时6~7级大风。风雨结束后,施工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脚手架进行检查验收,排除隐患后恢复了施工生产。 事件三。底板混凝土在浇筑时按设计要求留设了后浇带,并且保留了21日后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时采用了C30混凝土,并保持了14日的湿润养护。 事件四。室内装修时,将一重量为5.8kg的水晶灯直接悬挂在吊顶上。 事件二中对脚手架的检查验收除了在大风暴雨后,还应在什么阶段对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15年)
【背景资料】
某新建办公楼工程,总建筑面积 18600m2,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层高 4.5m,筏板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三:雨季施工期间,由于预控措施不到位,基坑发生坍塌事故。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按事故报告要求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及时进行了上报。
【问题】写出事件三中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P266。
事故报告要求的主要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工程项目、有关单位名称(2)事故的简要经过(3)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的初步原因(5)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6)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员(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2题:

(2014年案例三)
【背景资料】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
某新建办公楼,地下一层,筏板基础,地上十二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P6,总方量1980m3,由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一次性连续浇筑。在施工现场内设置了钢筋加工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二:在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并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和一组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问题】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本工程筏板基础混凝土应至少留置多少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


答案:
解析:
(1)不妥之处:试验人员随机选择了一辆处于等候状态的混凝土运输车放料取样。
正确做法: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2)不妥之处:留置了一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10组标准养护抗压试件(每组3个),因为筏板基础混凝土总方量1980m3,而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应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不妥之处:留置了标准养护抗渗试件(3个)。
正确做法:应至少留置四组用于标准养护的抗渗试件,每组为6个试件。因为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后制作。连续浇筑的防水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

第3题: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2300㎡,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筏形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为防水卷材,面积为2000㎡。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屋面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 )。

A.顺流水方向搭接
B.垂直流水方向搭接
C.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D.垂直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答案:A
解析:
屋面卷材铺贴应采用搭接法,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第4题: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疑土垫层。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在安全文明施工巡检时,发现工程告示牌及含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五牌一图布置在了现场主入口处围墙外侧,要求项目部将五牌一图布置在主入口内侧。
问题:
1.五牌一图还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1.五牌一图还应包含:工程概况牌、环境保护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

第5题:

基础方案选择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可行的?
(A)无筋扩展基础用作柱下条形基础
(B)条形基础用于框架结构或砌体承重结构
(C)筏形基础用于地下车库
(D)独立基础用于带地下室的建筑物


答案:B,C,D
解析:

第6题: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21600m2,基坑开挖深度6.5m,地下二层,地上十二层,筏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场地狭小,基坑上口北侧4m处有1栋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楼,东侧2m处有一条埋深2m的热力管线。
  【问题】根据本工程周边环境现状,基坑工程周边环境必须监测哪些内容?


答案:
解析:
本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的内容包括:坑外地形变形监测;邻近住宅楼沉降监测,邻近住宅楼倾斜(垂直度/位移/开裂)监测;地下热力管线沉降监测,管线位移(开裂)监测。

第7题:

某办公楼工程,框架结构,钻孔灌注桩基础,地下一层,地上20层,总建筑面积25000m2。地下室结构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地基基础分部验收。
  【问题】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程序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不妥1:地基基础工程由项目经理组织验收。理由: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
  不妥2:参与地基与基础工程的验收人员不全。理由:施工单位的质量、技术部门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也应参加。
  不妥3: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立即组织验收。理由: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提出书面申请

第8题:

某住宅工程,建筑面积12300㎡,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筏形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屋面为防水卷材,面积为2000㎡。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屋面防水找平层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时,屋面防水找平层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

第9题:

基础方案选择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可行的?( )
A.无筋扩展基础用作柱下条形基础
B.条形基础用于框架结构或砌体承重结构
C.筏形基础用于地下车库
D.独立基础用于带地下室的建筑物


答案:B,C
解析:
A项,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用砖、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D项,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的单个基础,通常用于烟囱、水塔、高炉、机器设备基础等。

第10题:

某新建仓储工程,建筑面积8000㎡,地下1层,地上1层,釆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建筑高度12m;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为钢结构;筏板基础混凝土等级为C30,内配双层钢筋网、主筋为Φ20螺纹钢,基础筏板下三七灰土夯实,无混凝土垫层。
项目制定的基础筏板钢筋施工技术方案中规定: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主筋通过直螺纹连接接长,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以保证上、下层钢筋网相对位置准确。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认为有些规定不妥,要求整改。
问题:
2.写出基础筏板钢筋技术方案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2.不妥1: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在40mm;
理由: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至少70mm;
不妥2:钢筋交叉点按照相隔交错扎牢;
理由: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没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
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不妥3:绑扎点的钢丝扣绑扎方向要求一致;
理由: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不妥4:上、下层钢筋网之间拉勾要绑扎牢固;
理由: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马凳筋),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