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国两制”构想初步形成的阶段。以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中美建交当天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一国两制”构想的成熟阶段。以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和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为标志。第三个阶段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的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答案: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两种对立的制度可以长期并存;发展了我们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把我党统一战线的范围和内容扩展到空前广阔和宏大的程度;还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含义,把和平共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国内问题。实践意义:它有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在解决港澳问题回归祖国的实践上已取得成功,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利于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为解决国际上的争端提供了一个范例、一种模式,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解题方案:意义从利于祖国统一、稳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回答

第2题: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第3题:

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


正确答案:

第4题: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国两制”构想初步形成的阶段。以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中美建交当天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一国两制”构想的成熟阶段。以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的谈话和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对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为标志。第三个阶段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的阶段。

第5题: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 A、“一国两制”构想坚持一个国家的原则立场
  • B、“一国两制”构想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 C、“一国两制”构想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 D、“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当代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趋势
  • E、“一国两制”构想从中国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各方利益,易于为各方所接受

正确答案:A,B,C,D,E

第6题: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属于()。

A、政策执行

B、政策制定

C、政策过程

D、政策变通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国策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是:
(1)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和国际争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为世界其他地区借鉴。
(2)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它有利于保持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减少回归的阻力。
(3)有利于推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进步。
(4)“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施,为最终和平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第8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


正确答案: (1)“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可以概括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10题: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香港和澳门回归后,香港和澳门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它们在国际经济上的地位也不变,可以同其他国家和地位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中央政府除了派军队以外,不向香港政府和澳门政府派出干部,对他们的这一政策50年不变。完全相信香港的中国人和澳门的中国人能够治理好香港和澳门。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必须由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和澳人来治理。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