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心理护理:针对发热各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解释,使病人对体温的变化和伴随的症状有充分的了解,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2)降温:常选用的降温方法是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而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加。
(4)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
(5)皮肤护理:退热期,病人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上其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6)卧床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同时,提供适宜的室温,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安静。
(7)加强病情观察:定时监测体温,高热时应每叫、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高热患者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安排患者卧床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变化,体温在39℃以上,应每4h测体温1次、39℃以下,每日测4次体温,直到体温恢复正常。
2.注意观察发热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出现抽搐及时处置,在患者大量出汗、退热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虚脱现象。
3.根据医嘱给予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热量8364一12546kJ/d(2000一3000kcal/d),鼓励患者多进食、多吃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保证每日液体人量达3000ml。
4.加强口腔护理,酌情每日2一3次,饮食前后漱口,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卜燥。
5.注意患者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患者心情愉快,使之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注意勿使患者着凉。

第2题:

在对高热病人的护理中,下列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


正确答案:D

第3题:

简述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包括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每日3000ml为宜)、促进患者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五方面。
包括降低体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方法)、加强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发热的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多饮水每日3000ml为宜)、促进患者舒适(休息、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五方面。

第4题:

简述膀胱癌病人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病人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可将尿液直接引流出体外,对输尿管吻合口起支撑和保护作用,一般术后2周拔除。保持支架管通畅,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或1:5000的呋喃西林液20~30ml冲洗,注意观察各引流管引出的尿量并及分别记录
2)代膀胱内引流管:用以引流代膀胱内肠液及可能漏出的尿液,一般2周左右拔除,换造口袋。术后早期因肠管分泌肠液,可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每日3~4次,每次20~30ml,必要时可增加冲洗次数,防止粘液堵塞导管,若冲洗不能解除堵塞,可更换导管
3)可控性膀胱术后:可在术后2~3周左右开始进行代膀胱的训练,间断夹闭输出引流管,1小时至3~4小时不等,约一周左右完成,30~40天拔除尿管,自行导尿。

第5题:

简述烧伤后包扎疗法病人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采用吸水性强的敷料,包扎压力均匀,达到要求的厚度和范围。
2.抬高肢体,保持关节各部位尤其是手部的功能位和髋关节外展位。
3.观察肢体末梢的血循环情况,如皮温和动脉搏动。
4.保持敷料干燥,若被渗液浸湿、污染或有异味,应及时更换。
5.预防中暑。

第6题:

简答麻疹病人高热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适的温湿度;
(2)监测体温;
(3)如体温升至40℃以上,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缓慢降温;
(4)避免强行迅速降温,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

第7题:

简述麻疹患儿高热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适的温湿度;
(2)监测体温;
(3)如体温升至40℃以上,可用小剂量退热剂或温水擦浴,缓慢降温;
(4)避免强行迅速降温,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

第8题:

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中,首先应做的是 ( )

A、口腔护理

B、 测量体温

C、 补充体液

D、降体温


答案:D

第9题:

简述肾盂造瘘病人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病情观察:术后24h内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患者的面色、四肢末梢循环等。术后注意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患侧腰部疼痛或肿胀情况以及引流受阻等情况,记录肾盂造瘘引流量、肾周围引流量、导尿管引流量及颜色,监测血常规及尿常规。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导管护理:固定各导管,放置适宜的位置,避免扭曲、受压。妥善保持各引流管的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查找原因。肾盂造瘘管引流不畅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压力要低。认真观察引流液性质并记录
3)疼痛护理:安慰患者及家属,消除其紧张情绪,使用镇痛泵,教会使用的方法。遵医嘱使用减轻疼痛的药物,保持舒适的卧位减轻疼痛。
4)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引流袋应低于腰部以下50cm发现敷料浸湿通知医生及时更换。如发现尿液混浊,可用0.5%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抗生素造瘘口内冲洗。患者肛门恢复排气后,鼓励其多饮水,达到自洁作用。

第10题:

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1)心理护理:针对发热各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耐心解释,使病人对体温的变化和伴随的症状有充分的了解,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2)降温:常选用的降温方法是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而机体的分解代谢增加。
(4)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
(5)皮肤护理:退热期,病人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上其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6)卧床休息: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康复。同时,提供适宜的室温,保持空气流通及环境安静。
(7)加强病情观察:定时监测体温,高热时应每叫、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