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有()。

A、儿童从出生起,思维能力就开始萌芽

B、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思维局限于具体的动作

C、整个幼儿期,想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D、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摆脱了具事物的局限

E、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尚难摆脱具体实物的局限


参考答案:ABE

第2题: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简述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答案:
解析:
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 ①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
②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③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儿童的情绪、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④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

第3题:

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第4题: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为:
(1) 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 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以下我们将对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第5题: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正确答案:(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第6题: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学前儿童思维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学前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它以直观行动思维为基础,以具体形象或表象为加工材料,主要还是以感知觉进行思维,而不是依靠理性的概念来进行思维。(2)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学前期儿童还不具备这种思维,但是4~5岁儿童已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第7题: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正确答案: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第8题: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正确答案:
(1)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9题:

简述学前儿童气质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学前儿童的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
(2)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有一定变化:
(3)气质无所谓好坏但它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
(4)具有个体差异。

第10题:

简述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正确答案: 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