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A股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题目
问答题
农业企业A股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截至2009年5月,A股农业上市公司共37家(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23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9家,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有5家。
农业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相对偏弱。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6元和0.08元,同期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和0.22元,;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11%和0.82%,同期A股相应数据分别为15.48%和11.38%。近年来,农业企业上市步伐滞后,2005年至今在A股上市仅有5家(全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有价证券中,流动性最强的是()。

A.非上市交易国债

B.企业短期债券

C.上市公司的流通股

D.非上市企业优先股


参考答案:C

第2题:

私人股权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 )。
Ⅰ.普通股
Ⅱ.可转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Ⅲ.可转换债券
Ⅳ.普通企业债

A.Ⅰ.Ⅱ
B.Ⅰ.Ⅱ.Ⅲ.Ⅳ
C.Ⅰ.Ⅱ.Ⅲ
D.Ⅱ.Ⅲ.Ⅳ

答案:C
解析:
私人股权即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股权,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第3题:

由于优先股股利事先固定,不论企业经营情况如何,企业必须支付当年的优先股股利。否则,优先股股东有权要求企业破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农业企业A股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截至2009年5月,A股农业上市公司共37家(按证监会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23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有9家,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有5家。
农业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公司中盈利能力相对偏弱。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平均每股收益为0.16元和0.08元,同期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分别为0.37元和0.22元,;农业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11%和0.82%,同期A股相应数据分别为15.48%和11.38%。近年来,农业企业上市步伐滞后,2005年至今在A股上市仅有5家(全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

第5题:

保险业海内外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1)我国保险企业上市概况
目前,中国排名前三的寿险公司及产险公司均已上市,其中中国人寿及中国平安为A股、H股两地上市;中国太为A股上市公司,有H股上市计划;人保财险为H股上市公司,中国人保集团有A股上市计划。
(2)保险企业上市的重要意义
保险公司上市对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实现业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增强资本实力通过首次上市融资,保险公司能够迅速高效的充实资本金,有利于加快业务扩张。
②融资及并购平台保险公司上市后可通过资本*市场高效、持续的融资,获得稳定的资本金来源,可通过换股等多种并购方式实现公司快速扩张。
③提升市场形象
保险公司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可以提高知名度,改善公司形象,促进保险公司的品牌建设。
④改善监管
发行上市后保险公司各项监管指标将大幅改善,规范的公司治理和及时的信息披露将大大增强保单持有人对保险公司的信心。
(3)保险企业上市模式
①部分重组上市模式上市主体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主要业务为经营寿险业
务,中国人寿剥离了历史遗留的高利率保单,以保留的优质寿险资产上市,人寿集团仅通过人寿股份参与人身保险业务,除遗留的高利率保单,本身不再经营人身保险业务,人寿集团的发展目标是成为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金融控股集团,集团内部的其他企业由股份有限公司及集团共同投资。中国人寿、中国人保(H股)选择以此模式上市。
②整体上市模式以中国平安为例,上市主体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整体上市,上市主体为控股公司,下设包括保险、银行、信托、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等在内的专业子公司。以集团公司作为上市主体符合中国保险业集团化的发展方向,能够最大程度体现保险业的发展中国太保也以此模式上市,中国人保集团拟以此模式进行A股上市。
人寿模式是在特殊历史时期下的改制上市模式,不具备可重复操作性。集团化经营是大型保险公司的发展趋势,顺应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方向,也为公司日后向其他金融领域发展提供了组织架构保证。以集团公司作为上市主体,适应保险业集团化经营的特点,可以保持业务的完整性,有利于消除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

第6题:

关于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私人股权,不包括( )

A.未上市企业股权
B.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C.上市企业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
D.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可转换债券

答案:C
解析:
国内所称“股权投资基金”,其全称应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是指主要投资于“私人股权”(Private Equity)的投资基金。前述私人股权即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股权,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第7题:

私人股权不包括( )

A.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
B.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C.上市企业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
D.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可转化债券

答案:C
解析:
私人股权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第8题:

私人股权包括的种类有( )。

Ⅰ未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的普通股

Ⅱ已上市企业非公开交易的普通股

Ⅲ未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的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Ⅳ未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的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可转换债券

A.Ⅰ、Ⅱ、Ⅲ

B.Ⅲ、Ⅳ

C.Ⅱ、Ⅲ

D.Ⅰ、Ⅱ、Ⅲ、Ⅳ


正确答案:D
解析:私人股权即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股权,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第9题:

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投资者投资中小企业板股票,不仅从股票指数的整体上升中获利,也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比例的现金分红中获益。在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下,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形成了重视现金分红的优良传统。2004年度,中小企业板39家披露年报的公司均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共计派发现金股利8.3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54%。2005年度,中小企业板50公司中86%的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8.34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36.8%。2006年度,中小企业板119家披露年报的公司中76%的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20.48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9%。2007年度,中小企业板221家披露年报的公司中73%的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44.56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23.8%。2008年度,中小企业板273家公司中77.3%的公司推出了现金分红方案,共派发现金股利77.67亿元,占当年净利润的31.4%,其中17家公司现金分红超过1亿元。此外,2008年还有97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占比35.5%)送红股或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本增加额累计达到92.47亿股,比送转前股本增加15.6%。其中,每10股送转10股的公司有16家,送转比例在5股至10股之间的公司有37家,反映出这些公司对于未来的盈利前景仍然具有信心。

第10题:

连锁经营企业国内外上市的基本情况如何?


正确答案: 截至2008年底,中国市场海内外上市的连锁经营企业共36家,其中在国内上市的连锁企业达22家,在海外上市的连锁企业达19家。我国连锁经营企业上市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底到1994年5月。在这一个阶段,武汉武商和百联股份等一批国有背景的百货企业开始登陆资本*市场,拉开了国内证券市场商业板块的序幕。
第二阶段:1996年中到2001年底。1996年中到1998年中,西单商场和重庆百货等一批同样是国有出身的百货企业开始登上了国内资本*市场。广州友谊、华联综超先后分别于2000年7月、2001年11月上市,可以看作是这一个阶段延续。在这两个阶段上市的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是在上市之后才大力发展连锁业务的。
第三个阶段: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下半年。在这个阶段,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等一批零售连锁企业开始登陆资本*市场。这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有显著的区别:一是上市企业基本上是新兴的民营企业,而不再是原来的国有百货企业;二是上市地点发生了变化,海外上市和深圳的中小板开始成为国内连锁企业上市的目标地点和梦想起点;三是上市企业的业务和业态开始发生变化,从前两次单一的百货企业扩展为家电零售和更加贴近消费者生活的综合类超级市场。
第四次阶段:2006年9月到2008年底。这个阶段有三个特点:一是上市公司的数量急剧增多,达到18家;二是上市公司分布的行业多种多样,百货、超市、酒店、餐饮、鞋业、图书、房地产经纪、运动服装、药店等行业国内领先的连锁公司纷纷上市;三是海外上市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美国3家、香港12家。四是上市企业除了主体业态百货和超市外,还出现了现出其他众多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