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发酵感染噬菌体时有何异常现象?预防噬菌体感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题目
问答题
谷氨酸发酵感染噬菌体时有何异常现象?预防噬菌体感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以谷氨酸发酵时感染噬菌体的异常现象为例:(1)菌体不增长或溶菌,表现为光密度(OD.不升或回降;(2)pH升高达8.0以上,且不下降;(3)不耗糖或耗糖极慢;(4)发酵液泡沫多、粘性大,色泽深;(5)镜检菌体初期胀大变粗,边缘不整齐;后期细胞破碎呈云雾状,革兰氏染色呈红色碎片;(6)不产或极少产谷氨酸。工业发酵生产中,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积极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1)消灭噬菌体及其寄主菌。污染了噬菌体的发酵液或种子液必须加热彻底杀灭后才能排放;严禁活菌体(如取样液)到处排放散布;加强对环境(如车间空气)的噬检和消毒工作;加强车间环境的清洁卫生;(2)保证无菌空气净化系统的严密有效。包括保证空气过虑器的装填严格合理,保证压缩空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以便充分去除油水等;(3)彻底消除设备死角及渗漏,排除隐患;(4)严防种子携带噬菌体进入发酵罐(种子液要经过严格噬检);(5)备有不同噬菌体类型的生产菌,定期轮换使用菌种;(6)选育抗噬菌体突变菌株;(7)必要时可考虑添加某些噬菌体抑制剂。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前噬菌体是指

A、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噬菌体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列有关毒性噬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感染细菌后不增殖的噬菌体
B.能与细菌基因组整合的噬菌体
C.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
D.可侵袭所有微生物的噬菌体
E.能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答案:E
解析:

第3题:

噬菌体根据被其感染的细菌是否可以被裂解可分为()噬菌体和()噬菌体。


参考答案:烈性 温和性

第4题:

试述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危害:轻则延长发酵周期,影响产品产量,重则引起倒罐,甚至被迫停产。预防措施:不使用可疑菌种,保持环境卫生,不随便排放或丢弃活菌,注意通气质量,加强管道及发酵罐灭菌,筛选抗性菌株。发现噬菌体污染的应急措施:尽快提取产品,使用药物抑制,改用抗性菌株。

第5题: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通常指?()

  • A、噬菌体增殖细菌裂解
  • B、噬菌体增殖但细菌不裂解
  • C、噬菌体不增殖,但细菌裂解
  • D、噬菌体不增殖使细菌处于溶原状态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第6题:

感染细菌后引起溶原状态的噬菌体称A.前噬菌体B.溶原性噬菌体C.毒性噬菌体S

感染细菌后引起溶原状态的噬菌体称

A.前噬菌体

B.溶原性噬菌体

C.毒性噬菌体

D.溶原性细菌

E.溶原状态


正确答案:B
Bo有一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使细胞死亡,称为温和噬菌体,这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其自身的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的基因组,温和噬菌体又称为溶原性噬菌体。

第7题:

目前对于内源性感染可采取哪些措施预防?


正确答案:对于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人,目前常采取以下措施:①避免扰乱和破坏患者的正常防御机制。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保护正常菌群抗定植的能力。③仔细检查患者潜在病灶。对感染危险指数高的人,采取保护性隔离和选择性去除污染。

第8题:

称作前噬菌体的是()

A、噬菌体基因组片段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

B、进入宿主菌体内的噬菌体

C、尚未感染细菌的游离噬菌体

D、尚未完成装配的噬菌体

E、成熟的子代噬菌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带有温和噬菌体(如Mu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其噬菌体基因组片段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称作前噬菌体),可使其细菌性状发生改变(称作溶原性转换)。

第9题:

温和噬菌体的存在状态是()

  • A、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 B、宿主菌细胞质内类似质粒形式的噬菌体核酸
  • C、前噬菌体
  • D、无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
  • E、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Hershey和Chase通过不同的同位素来标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和DNA得出的结论是()

  • A、只有蛋白质进入了被感染细胞
  • B、整个的噬菌体都进入了被感染细胞
  • C、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D、噬菌体的外壳蛋白直接合成子代噬菌体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