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的水敏感性是大麦吸收较多水分后,加快发芽的现象。

题目
判断题
大麦的水敏感性是大麦吸收较多水分后,加快发芽的现象。
A

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 )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120小时


正确答案:C

第2题:

用含有各种必需元素的溶液培养大麦,实验分为光照和黑暗两组。48 h后,水分的消耗量及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述数据,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照下比黑暗中水分消耗多
B.吸收K的相对速率较吸收水分快
C.大麦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大麦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受光照影响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水分的消耗量及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与光照关系。在光照和黑暗情况下,各种离子浓度不同,表示大麦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受到光照的影响,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项:由表格中数据可看出,在光照条件消耗的水分比黑暗条件下多,A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当水分吸收比矿质元素吸收快时,矿质元素离子浓度升高,反之则离子浓度降低。表格中K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最少,可知吸收的相对速率较水快,B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在表格中各种矿质离子占实验开始时的浓度不同,表明大麦对各种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第3题:

大麦经发芽干燥制得( )。


正确答案:B

第4题:

水敏感性强的大麦发芽整齐,发芽率高。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述大麦的休眠和水敏感性


正确答案:(1)种子的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停留在不能萌发的状态中就称为种子休眠。种子之所以具有休眠特性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大麦同样具有特殊的休眠机制。
(2)水敏感性:大麦吸收水分至某一程度发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水敏感性和休眠现象都是发芽技术型阻碍出现此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是:在大麦表面形成水膜,它阻碍了氧进入内部,因此,采用断水通风,既消除了水膜,也提供了氧,若配合喷雾则水氧齐备。

第6题:

用普通发芽法测大麦的发芽率,以大麦浸渍开始后 ( ),从大麦发芽粒数计算其发芽率。

A.50小时

B.720小时

C.120小H寸

D.240小时


正确答案:C

第7题:

啤酒酿造为什么要进行大麦发芽?简述大麦发芽过程中物质的变化。


正确答案:目的:通过大麦发芽,根芽和叶芽得到适当生长,使麦粒中形成大量的各种酶发芽过程中主要物质的变化:
(1)、淀粉的变化
最主要的变化是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有所下降,经过制麦过程可溶性糖大部分有积累,这是由于淀粉,半纤维素,及其他多糖被酶水解的综合结果.。
(2)、蛋白质的变化
蛋白质分解是制麦过程的重要内容,部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分解产物分泌至胚,用于合成新的根芽和叶茎,因此,蛋白质有分解也有合成.
(3)、半纤维素和麦胶物质的变化:(实质是细胞壁的分解.→粘度下降)
(4)、酸度的变化:(发芽过程中酸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酸度提高,虽然酸度明显增长,但麦汁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这主要是由于磷酸盐的缓冲作用.)
(5)、胚乳的溶解与酶的形成:(胚乳的溶解:麦芽的溶解是从胚乳附近开始的,沿上皮层逐渐向麦粒尖端发展,靠基部一端比麦粒尖端溶解较早,较完全,酶活性相对较高.)

第8题:

水敏感性强的大麦发芽整齐,发芽率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制麦过程的目的是获得较多的各种水解酶系,使大麦内容物在发芽过程中获得彻底分解。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用漏斗法测定大麦的发芽势,从浸渍大麦开始至()后,可计算其发芽势。

  • A、24小时
  • B、48小时
  • C、72小时
  • D、120小时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