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动变速器做失速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题目
问答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做失速实验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实验时保证在自动变速器正常的油温下进行(50—80),每次连续实验时间不超过5S以防止意外事件发生,1)用三角木固定前后轮,
2)踩下或拉紧制动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
3)起动发动机,换到D档,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出稳定时发动机的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4)换到R档,做同样的实验,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给自动变速器作失速实验,通过失速实验可检验()。

  • A、液力变矩器的锁止离合器的性能
  • B、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的性能
  • C、变速控制机构中摩擦片的工作
  • D、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正确答案:B,C,D

第2题:

失速实验用于() 故障。() 

  • A、发动机 、变矩器
  • B、发动机、变速器
  • C、变速器、变矩器

正确答案:B

第3题:

分析自动变速器性能实验的实验结果。


正确答案: 性能实验类型:失速实验,时滞实验,油压实验,道路实验
失速实验为了全面检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性能,实验时发动机和变速器均为满负荷。如果试验数据比标准数据低,可能是发动机动力不足,变矩器中导轮的单向自由轮打滑,如果试验数据比标准数据低600r/m以上,可能是变矩器故障;如果试验数据比标准数据高,可能是变速器控制油压偏低,因漏雨或磨损造成离合器打滑,如果试验数据比标准数据高500r/m以上,可能是变矩器已损坏。
时滞实验是利用升降时的时间差来分析故障的,是对失速实验的进一步验证。时滞时间过长是由于控制油压太低,前进离合器活塞漏油,离合器片磨损等造成;时滞时间过短是由于控制油压太高,片间和带鼓间隙调整不当。
油压实验是用来判断各种泵阀的工作性能好坏的。如果任何范围的油压都高于标准值,原因可能是节气门拉锁调整不当,节气门阀失效,调整阀失效;如果任何范围的油压都低于标准值,原因可能是节气门拉锁调整不当,节气门阀失效,调整阀失效,油泵失效,O/D直接离合器损坏;只有在D档油压低,原因可能是D档位置油路漏油,前进离合器损坏;只有在R档油压低,原因可能是R档位置油路漏油,直接离合器故障或倒档制动器故障。
道路实验是为了进一步检查自动变速器的使用和换档性能,重点放在升档、降档、换档冲击、振动和打滑等方面,重现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从而确定故障部位

第4题:

失速试验的目的、准备和实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1)失速试验目的
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变矩器及自动变速器中制动器和离合器等换挡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2)准备工作
(1) 让汽车行驶至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 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 检查自动变速器油液面高度,液面应正常。
3)试验步骤
(1) 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路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塞住。
(2) 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3) 启动发动机。
(4) 将操纵手柄拨入D位。
(5) 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当发动机转速不再升高时,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转速。
(6) 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踏下加速踏板的时间不得超过5s 。
(7) 将操纵手柄拨入P位或N位,让发动机怠速运转1 min,以防止油液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8) 将操纵手柄拨入其他挡位(R位、L位或2位、1位),做同样的试验。

第5题:

何为自动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时滞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简要时滞实验的步骤?


正确答案: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选档杆从空档拨至前进档或倒档后,需要有一段短暂时间的迟滞或延时才能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档位的变换(此时汽车会产生一个轻微的振动),这一短暂的时间称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时滞实验就是测出自动变速器换档的迟滞时间,根据迟滞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主油路油压及换档执行元件的工作是否正常。
自动边变速器的时滞实验步骤如下: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将汽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
(3)将选档杆分别置于“N”位和“D”位,检查其“D”怠速略低于“N”位怠速,
如不正常,应按规定予以调整。
(4)将自动变速器选档杆从“N”位拨至“D”,用秒表测量从拨动选档杆开始到感觉汽
车振动为止所需的时间,该时间称为N——D迟滞时间。
(5)将选档杆拨至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min后,再做一次同样的实验。
(6)共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N——D迟滞时间。
(7)按上述方法,将选档杆由“N”位拨至“R”位,测量N——R迟滞时间。

第6题:

在教学实验环节,为了保障实验的安全性,教师应做哪些工作?()

  • A、做实验示范并对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学生做实验时在一旁进行监督和指导
  • B、教师先做实验示范,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步骤和动作
  • C、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地讲解,但无需进行实验示范
  • D、直接进入学生的实验环节,教师对操作错误的地方及时地进行指正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生成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向水样中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液,反应式为:
MnSO4+2NaOH=Na2SO4+Mn(OH)2↓(白);2Mn(OH)2+O2=2MnO(OH)2↓(棕红)
MnO(OH)2+2H2SO4=Mn(SO42+3H2O;Mn(SO42+2KI=MnSO4+K2SO4+I2
2Na2S2O3+I2=Na2S4O6+2NaI
实验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在采样现场固定
(2)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浓硫酸
(3)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4)溶解氧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并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V
计算:DO(O2,mg/L)=CV×8×1000/100
C-硫代酸酸钠标液浓度,mol/l;V-滴定硫代硫酸钠标液体积,ml;100-水样体积,ml;8-氧换算值,g。
注意事项:
单独取样,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残留在采样瓶内,可用水样冲洗DO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DO瓶底,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左右。
加MnSO4和碱性KI溶液固氧,用移液管,不能用滴管,移液管需插入液面下,管内空气不能用洗耳球吹入瓶内。两根移液管不能互换。
如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NaOH或H2SO4调至中性后测定。
当水中含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及有机物时,会干扰测定,应预先消除,并按不同干扰物质采用修正的碘量法。

第8题:

简述自动变速器失速试验目的、步骤及性能分析。


正确答案: (1)目的:检查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变矩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是导轮)及变速器的离合器、制动器是否打滑。
(2)步骤
①用驻车制动器或行车制动器将车轮制动;
②使选档手柄处在D档或R档的位置;
③使自动变速器的油温达正常温度50-80℃;
④使发动机怠速运转,猛踩一脚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运转,时间不超过5s,试验次数不多于3次;
⑤读出发动机的转速值,该转速称为失速转速,一般为2000r/min左右。
(3)性能分析
①此时涡轮已刹住,发动机的全部能量转变为液体动能,冲击和摩擦热很大,试验时间不得超过5s,试验次数不得多于3次;
②试验时发动机转速在2000r/min左右为正常。若在D和R档的失速转速相同,但均低于规定值,则说明发动机功率不足;若低于规定值但高于600r/min,则表明变矩器导轮的单向离合器打滑;若失速转速超过规定值,则表明油泵油压过低,供油量不足或油质变差、主油路压力偏低,导致离合器和制动器打滑;若过高(高于500r/min),则可能是变矩器已损坏失效。(D--前,R--后)。

第9题:

何为失速转速?失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并详述做失速实验的准备及步骤。


正确答案:在前进档或倒档同时踩住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处于最大转矩工况,而此时自动变速器输入轴及输出轴均静止不动,液力变矩器的涡轮也因此静止不动,只有液力变矩器壳及泵轮随发动机一起转动,这种工况属于失速工况,此时发动机转速称为失速转速。
失速实验的准备:
(1)行使汽车使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均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2)检查汽车的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确认其性能良好。
(3)检查自动变速器的油面高度应正常。
失速实验的步骤
(1)将汽车停放在宽阔的水平地面上,前后车轮用三角木块塞住。
(2)无发动机转速显示的,安装发动机转速表。
(3)拉紧驻车制动,左脚用力踩住制动踏板。
(4)起动发动机。
(5)将选挡杆拨入“D”位。
(6)在左脚踩紧制动踏板的同时,用右脚将加速踏板踩到底,迅速读取此时发动机的最高
转速。
(7)读取发动机转速后,立即松开加速踏板。
(8)将选挡杆拨入“P”或“N”位,使发动机怠速运转1以上,以防止自动变速器油
因温度过高而变质。
(9)将选挡杆拨入“R”位,做同样的实验。

第10题:

对自动变速器进行失速实验时需要记录以下哪个数值?()

  • A、发动机水温
  • B、发动机转速
  • C、变速器油压
  • D、车辆速度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