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本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

题目
问答题
什么是基本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防烈度是()

A.多遇烈度

B.基本烈度

C.罕遇烈度

D.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基本烈度


参考答案:D

第2题:

第一阶段设计中,不应采用( )烈度值对应的地震作用。
A.罕遇地震 B.基本烈度 C.多遇地震 D.大震


答案:A,B,D
解析:
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条文说明第1.0. 1条规定。

第3题:

多遇地震烈度是指()

A.基本地震烈度

B. 大震烈度

C. 众值烈度

D. 罕遇烈度


参考答案C

第4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是根据下列哪一项确定()

  • A、多遇地震烈度
  • B、罕遇地震烈度
  • C、基本地震烈度
  • D、震级

正确答案:C

第5题:

罕遇烈度


正确答案:很少出现的高于基本烈度的大的地震烈度称为罕遇烈度。

第6题: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众值烈度对应于“多遇地震”
B、基本烈度对应于“设防地震”
C、最大预估烈度对应于“罕遇地震”
D、抗震设防烈度等同于基本烈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2.1.1条规定,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根据条文说明第1.0.1条,50年内超越概率约为63%的地震烈度为对应于统计“众值”的烈度,比基本烈度约低一度半,称为众值烈度(多遇地震);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二水准烈度,称为基本烈度(设防地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规范取为第三水准烈度,称为最大预估烈度(罕遇地震)。

第7题:

什么是基本烈度、多遇烈度和罕遇烈度?


正确答案: 基本烈度: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地震烈度。1990年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标明的基本烈度为50年期限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多遇烈度:指发生频率最大的地震,即烈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线上的峰值所对应的烈度(众值烈度)。超越概率为63.2%。
罕遇烈度:《抗震规范》取50年超越概率2%~3%的超越概率作为大震烈度(罕遇烈度)的概率水准。

第8题:

设防烈度()。

A、是多遇烈度

B、是基本烈度

C、是罕遇烈度

D、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基本烈度


参考答案:D

第9题:

什么是罕遇地震烈度?


正确答案: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

第10题: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

  • A、多遇地
  • B、罕遇地震
  • C、基本烈度
  • D、震中烈度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