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冰晶生成区(带)

题目
名词解释题
最大冰晶生成区(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最大冰晶体形成带的概念。


正确答案:指-1~-5℃的温度范围,大部分食品在此温度范围内约80%的水分形成冰晶。研究表明:应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第2题:

食品冻结时最大冰晶生成带是在哪个阶段形成的()。

  • A、初阶段
  • B、过冷点阶段
  • C、中阶段
  • D、终阶段

正确答案:C

第3题:

大多数食品的最大冰晶生成区的温度范围是()。

  • A、-1~-5℃
  • B、-1~-10℃
  • C、-5~-10℃
  • D、-5~-8℃

正确答案:A

第4题:

食品冷冻中,最大冰晶生成区在()℃,速冻技术使食品尽快通过这一温区,尽快达到()℃以下。速冻设备的冻结温度一般为(),用于快速冻结块状、粒状、片状等食品物料。


正确答案:-1~-4;-18;-30~-40℃

第5题:

解释什么叫做最大冰晶体形成带?


正确答案: 大部分食品中心温度从-1℃降至-5℃时,近80%的水分可冻结成冰。这个温度区间称为最大冰晶体形成带。

第6题:

冰晶最大生成带


正确答案: 大多数冰晶体都是在-1℃~-4℃间形成的,称之为最大冰晶生成带。

第7题:

什么是最大冰晶生成带?


正确答案:当食品通过-1~-5℃的温度范围时,有80%的水分发生冻结,是冰晶生成的主要范围,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带。

第8题:

简述基本概念:冷却、过冷、冻结、冷藏、冻藏、最大冰晶生成带。


正确答案:冷却:又称为预冷,是将食品物料的温度降低到冷藏温度(-2~15℃, 4~8℃最常用)的过程。
冷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到食品的冻结点以上的某一合适温度(-2~15℃),食品中的水分不结冰,达到使大多数食品短期贮藏和某些食品(如苹果,梨,蛋等)长期贮藏的目的。是将食品的品温降低到接近食品的冰点但不冻结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
冻结:将食品的温度降低到食品冻结点以下的某一预定温度(低于-18℃ 的温度),使食品中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晶体的物理过程。
最大冰晶生成带 :冻结过程对应80%的冻结率的温度区-1~-5℃ 。
冻藏:将食品的温度下降(-12~-30℃)到食品中绝大部分的水形成冰晶,达到食品长期贮藏的目的。

第9题:

影响冻结食品储藏期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冰晶体最大生成带的范围是()。


正确答案: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贮藏温度;-5~-10℃

第10题:

什么是最大冰晶体生成区?


正确答案:最大冰晶体形成区:大部分食品中心温度从-1℃降至-5℃时,近80%的水分可冻结成冰,此温度范围称为“最大冰晶生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