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发酵过程中有哪几个控制要点,如何控制?

题目
问答题
柠檬酸发酵过程中有哪几个控制要点,如何控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控制发酵过程的pH值?


正确答案:加入缓冲物质,使发酵过程的pH保持相对稳定;如果达不到要求,可在发酵过程中直接补加酸、碱或补料的方式来控制。

第2题:

哪些因素会导致发酵过程中的泡沫产生?生产上如何控制泡沫的产生?


正确答案:与通风、搅拌的剧烈程度有关;与培养基所用原材料的性质有关;与培养基的配比、浓度和粘度有关。与发酵过程中培养液的性质及微生物的代谢有关。发酵工业上常用的消泡方法有两种:化学消泡和机械消泡。
1.化学消泡机理当化学消泡剂加入起泡体系中,由于消泡剂本身的表面张力比较低(相对于发泡体系而言),当消泡剂接触到气泡表面时,使气泡膜局部的表面张力降低,力的平衡受到破坏,此处为周围表面张力较大的膜所牵引,因而导致气泡破裂。
2.机械消泡是一种物理作用,它靠机械强烈振动及压力变化,促使气泡破裂,并将随气体排出的液体加以回收。

第3题:

现金内部控制的要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1、实行职能分开原则2、现金收付的交易必须要有合法的原始凭证3、加强监督与检查4、企业的出纳人员应定期进行轮换,不得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

第4题:

发酵过程中如何进行CO2的控制?


正确答案: 1、发酵中,CO2浓度的控制,主要看其对发酵的影响,如果对发酵有促进作用。应该提高其浓度,反之则降低其浓度。
2、降低通气量和搅拌速率有利于提高CO2在发酵罐中的浓度。
3、提高通气量和搅拌速率,在调节溶氧的同时,也调节了CO2维持在抑制浓度之下。
4、补料控制调节CO2浓度。
如:在青霉素发酵中,补糖可增加排气中的CO2浓度,降低培养液的pH值,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产物合成。

第5题:

简述发酵过程中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① 温度:整个发酵过程中或不同阶段中所维持的温度。
② 压力:罐内维持正压可以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菌侵入,以保证纯种的培养。罐压一般在0.2-0.5个大气压。
③ 空气流量:一般控制在0.5-1.5V
④ 粘度:它的大小影响氧传递的阻力,也可反应相对菌体浓度。
⑤ PH:它的高低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有着重要的关系。
⑥ 基质浓度:发酵过程中必须定时测定糖、氮、等基质的浓度。
⑦ 溶解氧浓度:利用溶解氧的浓度变化,可以了解产生菌对氧的利用规律,反应发酵的异常情况,也可以作为发酵中间控制的参数及设备供养能力的指标。
⑧ 产物浓度:是发酵产物产量高低或生物合成代谢正常与否的重要参数,也是决定发酵周期长短的根据。
⑨ 菌体浓度:菌体量的大小和变化速度对菌体合成产物的生化反应都有重要的影响。

第6题:

如何控制发酵的温度?


正确答案:利用自动控制或手动调节的阀门,将冷却水或热水通入发酵罐的夹套或蛇形管中,通过热交换,保持恒温发酵。

第7题:

事后生产控制方式的要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正确答案: (1)以计划执行后的消息为主要依据;
(2)要有完整的统计资料;
(3)要分析内部环境的干扰情况;
(4)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要客观,控制措施要可行,确保下一轮计划执行的质量。

第8题:

重组人干扰素发酵工段的关键控制点是什么,如何实现最优化过程控制? 


正确答案: ①摇瓶培养:摇瓶培养:30℃,pH7.0,250rpm,16-20h;
②种子罐培养:接种:接入50L种子罐,接种量10%培养:30℃,pH7.0控制:级联调节通气量和搅拌转速。

第9题:

如何控制发酵液的PH?


正确答案: 1、加入缓冲剂:CACAO3
2、直接加入酸碱:适用于PH偏差很大的情况,忌讳来回调整PH
3、加入生理性的酸或碱补料
4、其它,调节温度,调节溶氧

第10题:

乙醇发酵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点及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酵母菌在厌氧条件下可发酵己糖形成乙醇。其生化过程主要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己糖通过糖酵解途径(EMP途径)分解成丙酮酸。
第二阶段丙酮酸由脱羧酶催化生成乙醛和二氧化碳,乙醛进一步被还原成乙醇。发酵过程中除主要生成乙醇外,还生成少量的其他副产物,包括甘油、有机酸(主要是琥珀酸)、杂醇油(高级醇)、醛类、酯类等。实际上只有约47%的葡萄糖转化成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