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米勒的作品《拾穗者》。

题目

分析米勒的作品《拾穗者》。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画中描绘着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的场景。②画面构图似乎很随意,地平线处理得较高,给我们留下宁静平稳的印象,几位农妇的动作设计得错落有致。③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④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画面富有节奏感和变化,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淳朴与自然的深刻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绘画作品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星空》——梵?髙
B.《日出?印象》——莫奈
C.《拾穗者》——米勒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维坦


答案:D
解析:
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这幅画是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列维坦是俄国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其代表作有《白桦丛》《深渊》《墓地上空》等。

第2题:

作品分析:米勒的《拾穗》


正确答案: (1)1848-184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

第3题:

《拾穗者》的作者是()。

A.热里阿

B.库尔贝

C.米勒

D.戈雅


参考答案:C

第4题:

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拾穗者》的作者是()。

  • A、米勒
  • B、柯罗
  • C、康斯坦布尔
  • D、列宾

正确答案:A

第5题:

米勒表现了三个妇女在麦收以后的原野上,在捡拾别人丢弃的麦穗的作品是()。

  • A、《拾穗》
  • B、《倚锹的男子》
  • C、《播种者》
  • D、《晚钟》

正确答案:A

第6题: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播放劳动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请同学闭上眼睛,说说歌里面里描绘了什么场景。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拾穗者。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直观感知
1.感知内容
①展示米勒《拾穗者》。
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在画面中的人物都在做什么?在什么场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贫苦的妇女在田地里拾取遗落的麦穗。
(二)具体分析
1.分析色调
教师提问:画面中都能发现哪些邻近色?画面中的色调是一天中的哪一时刻?
教师总结:这种午后的暖黄色调,会营造出温馨动人的感觉,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2.分析造型
①课件展示《拾穗者》油画与现实生活照片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观赏。
②教师设问:两种画面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效果真实,造型真实生动,都力求真实朴素的再现世界,这就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3.分析作者
①课件展示米勒其他的作品,共同总结米勒的题材特色。
②教师设问“通过这些作品能知道米勒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贴近生活,关心底层民众,对生活对劳动者有强烈的尊敬和怜悯之情。
活动三:对比分析,自由表达
(一)教师再次展示《拾穗者》、《呐喊》
引导学生从内容、色调、造型、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对这两幅作品进行分析,并且进行自己的感受的交流。
(二)课堂展示,教师总结
分小组进行讨论后随即挑选小组代表进行表达。
教师进行总评。
活动四:总结回顾小结作业
1.复习拾穗者艺术特点。
2.下课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米勒作品或者其他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写一下对现实主义的感悟。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2.谈谈本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答案:
解析:
1、19世纪30-70年代,法国产生了强大的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并涉及欧洲各国。现实主义艺术家反对艺术中的因袭保守和虚构脸造,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当时真实的社会生活。
其特点有:①重现实。对历史题材和古典神话不感兴趣,常常直接刻画当代各阶层人物及其生活。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②重客观。反对主观臆造、反对粉饰现实、力主如实客观地描绘人物和事件不论他们是美的还是丑的。③重批判:着重表现社会底层人物的不幸生活,强调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鞭挞与批判,因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2、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基于此,我设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赏析米勒的《拾穗者》作品,及其所代表的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和鉴赏的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对比,教师的讲解体会学习现实主义的真实美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现实主义的美感,提高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学会尊重劳动、体验生活的情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及其画面内容;难点是对现实主义风格特点的把握及其画面背后的感情理解。

第7题:

《捣练图》和《拾穗》两幅作品都是以劳动妇女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捣练图》是盛唐时期周舫的作品,此画是以欣赏妇女劳动之美展现捣练过程为目的的风俗画。
  • B、《拾穗》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他是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来画《拾穗》的。
  • C、《捣练图》是中国画,《拾穗》是油画。

正确答案:A

第8题:

米勒的作品包括()。

A、《拾穗者》

B、《梦特芳丹的回忆》

C、《干草车》

D、《晚钟》


答案:A

第9题:

以下作品与浪漫主义风格有巨大区别的是()

  • A、雪莱的《西风颂》
  • 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 C、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 D、米勒的《拾穗者》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分析米勒的《拾穗者》。


正确答案: (1)1848-1870年是法国现实主义大放光彩的时代,人们渴望在艺术中看到自己生活的时代。
(2)表现三位衣着俭朴的农妇,在收割过的田里寻找遗落的麦穗。
(3)主题鲜明,空间感强,色彩温暖而沉着,人物形象含蓄、概括,富有雕塑感。
(4)使普通劳动场面登堂入室,其艺术的深刻社会意义在于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