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四颗糖”处理了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的事情,该案例体现了陶行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严慈相济D、博学善诱

题目

陶行知担任育才小学校长时“四颗糖”处理了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的事情,该案例体现了陶行知什么样的教学理念()

  • A、为人师表
  • B、关爱学生
  • C、严慈相济
  • D、博学善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 )。

A.爱国守法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爱岗敬业

答案:B
解析:
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陶行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要用心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

第2题:

鲁迅先生这样描写陶行知先生的教诲生涯:“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这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陶行知是教师的表率.体现了爱岗敬业
B.陶行知是值得学习的.体现了关爱学生
C.鲁迅是优秀的人民教师
D.鲁迅的做法体现了为人师表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教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要求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案例表现的是陶行知先生的爱岗敬业。

第3题:

陶行知先生曾推广过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成人的( )

A .导师制

B .小先生制

C .设计教学法

D .德可乐利法


参考答案:B

第4题: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给了你哪些启示?


正确答案:学习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深深地被这位教育家的理念所折服。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把"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时以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来学习数学。如学习百分数让学生课前查找百分数的资料。课上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实际教学使我感受到: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再如学习垃圾的分类处理,安排学校亲自设计调查问卷。走进社区。这样的主题有着显示的生活背景,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使社区成了课堂。在亲自"做"的过程中,学生们综合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这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第5题:

“四颗糖的故事”是哪位教育家的育人经典()。

  • A、张伯苓
  • B、叶圣陶
  • C、盛宣怀
  • D、陶行知

正确答案:D

第6题:

陶行知任育才中学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办公室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试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分析上面的德育案例,具体说明哪些地方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


答案:
解析:
此案例中,陶行知先生的做法符合以下德育原则: (1)符合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陶行知先生对欲用砖头打人的男生及时制止,并且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进一步的教育。
(2)符合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明道理,疏通思想,以表扬鼓励为主,批评处分放在辅助的地位,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没有一味的批评教育,而出乎意料地找出该男生的优点,并以糖果加以奖励,正是正面教育为主原则的体现..
(3)同时,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要求德育过程中利用学生本身的“闪光点”,克服缺点错误,陶行知先生就是利用了该男生的四个闪光点一“按时到办公室、尊重老师、有正义感、能认错”来克服他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

第7题: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正确答案: 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2、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3、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第8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正确

解析:陶行知先生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好自己的先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乃至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9题: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是在教学生如何学。”反映了教学方法设计的学习观。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陶行知曾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这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为人师表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终身学习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