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管道基础下沉,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A、0B、2C、4D、5

题目

为预防管道基础下沉,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

  • A、0
  • B、2
  • C、4
  • D、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常将在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 ______ 时的混凝土施工称为混凝土冬期施工


答案:5℃

第2题: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通过招标投标确定了本市一家具有工程项目资质的施工企业 承担该施工任务。
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订了以下施工技术要求:(1)水池底板混凝土应 分层分次浇筑完成;(2)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采用掺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时,其坍落度 不宜小于150mm; (3)水池池壁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完成,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不应 超过40mm,沿池壁高度均匀摊铺。
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1)人工开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 不宜超过2m; (2)管道基础槽深超过2m,基础浇筑时,必须采用串筒或滑槽来倾例混 凝土,以防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3)同一沟槽内有双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 时,应先回填基础较高的沟槽。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重给水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制订了水下顶管施 工方案等施工质量计划。
1.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所制订的施工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 确,请改正。
2.逐条判断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4.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施工企业在给水厂站工程施工时制订的施工技术要求正确与否的判定:(1)不正确。正确做法:水 池底板混凝土应连续一次浇筑完成。(2)不正确。正确做法:采用掺用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浇筑水 池底板时,其坍落度不宜大于150mm。(3)正确。
2.施工企业在开槽埋管施工时提出的部分技术要求正确与否的判定:(1)不正确。正确做法:人工开 挖基坑时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 5m。(2)正确。(3)不正确。正确做法:同一沟槽内有双排或多 排管道但基础底面的高程不同时,应先回填基础较低的沟槽,当回填至较高基础地面高程后,再按 规定回填。
3.城市给水管道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下水位、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订 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
4.水下顶管施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1)顶力计算和水下顶管工具管的选用;工作井内设备安装要求; (3)管壁注浆方案;(4)顶进测量及纠偏方案;(5)管节焊接方案;(6)质量标准。

第3题:

蓄水隔热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蓄水池的所有孔洞应预留,不得后凿。所设置的溢水管、排水管和给水管等,应在混凝土施工前安装完毕

B、每个蓄水区的防水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得留置施工缝

C、蓄水池的防水混凝土施工时,环境气温宜为10℃~35℃,并应避免在冬期和高温期施工

D、蓄水池的防水混凝土完工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蓄水后不得断水

E、蓄水池的溢水口标高、数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过水孔应设在分仓墙底部,排水管应与水落管连通。


答案ABE

第4题:

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15规定,矿山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和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以下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就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A.0
B.3
C.5
D.1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低温混凝土施工的要求。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15规定,3d平均气温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在-3℃以下,或者温和地区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下时,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施工就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施工措施;故选项B正确。

第5题:

1.背景:某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市一家医院的门诊楼工程。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年9月开工,日平均气温为15℃左右。两个月后基础工程施工完成,此时受寒流影响,连续数天日平均气温降低到0.2℃。由于未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这段时间浇筑的混凝土板出现大面积冻害,抽样检查混凝土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2.问题:(1)什么气温条件下应对混凝土施工采取特殊措施以防止冻害?(2)此类工程中配制混凝土时,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有哪些?(3)上述工程中,当气温降低到0.2℃后,应对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采取哪些特殊措施?


答案:
解析:
(1)当日平均气温降到5℃及以下,或者最低气温降到0℃及以下时,混凝土工程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措施进行施工。(2)①该例中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应优先选用活性高、水化热量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 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胶比中的水灰比不应大于0.6。水泥不得直接加热,使用前1~2d 运入暖棚存放,暖棚温度宜在5℃以上。因为水的比热是砂、石骨料的5 倍左右,所以拌制混凝土时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但加热温度不得超过有关规定。②骨料要求提前清洗和贮备,做到骨料清洁,无冻块和冰雪。骨料所用贮备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不积水的地方。该例中拌制混凝土的砂、石温度要符合热工计算需要的温度。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骨料,加热的方法可因地制宜,但以蒸气加热法为好。③原材料不论用何种方法加热,在设计加热设备时,必须先求出每天的最大用料量和要求达到的温度,根据原材料的初温和比热,求出需要的总热量,同时要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的损失。④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20℃。如采用控制应力方法时,冷拉控制应力较常温下提高30N/mm2,采用冷拉率控制方法时,冷拉率与常温相同。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最低气温不低于-20℃,且应有防雪和防风措施。刚焊接的接头严禁立即触碰冰雪,避免出现冷脆现象。(3)①混凝土不宜露天搅拌,应尽量搭设暖棚,优先选用大容量的搅拌机,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搅拌前,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拌合时间比常温规定时间延长50%。由于水泥和80℃左右的水拌合会发生骤凝现象,所以材料投放时应先将水和砂石投入拌合,然后加入水泥。若能保证热水不和水泥直接接触,水可以加热到100℃。②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和距离应保证不离析、不丧失塑性。采取的措施主要为减少运输时间和距离,使用大容积的运输工具并加以适当保温。③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尽量加快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防止热量散失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采用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养护前的温度不低于2℃。④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冬期振捣混凝土要采用机械振捣,振捣时间应比常温时有所增加。⑤加热养护整体式结构时,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温度应力较小处。⑥为了保证新浇筑混凝土与钢筋的可靠粘结,当气温在-15℃以下时,直径大于25mm 的钢筋和预埋件,可喷热风加热至5℃,并清除钢筋上的污土和锈渣。⑦冬期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在弱冻胀性地基上浇筑时,地基上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

第6题:

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0℃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应按冬期施工规定办理。


答案:错
解析:

第7题:

为预防管道基础下沉,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土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 )℃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

A.0
B.2
C.4
D.5

答案:C
解析:
3.预防措施1)管道基础浇筑,首要条件是沟槽开挖与支撑符合标准。沟槽排水良好、无积水;槽底的最后土应在铺设碎石或砾石砂垫层前挖除,避免间隔时间过长。2)采用井点降水,应经常观察水位降低程度,检查漏气现象以及中点泵机械故障等,防止井点降水失效。3)水泥混凝土拌制应使用机械搅拌,级配正确,控制水胶比。4)在雨期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准备好防有措施。5)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检(试)验,宽度、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予返工重做。6)控制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卸管、排管的时间,根据管材类别、混凝t强度和当时气温情况决定,若施工平均气温在4C以下,应符合冬期施工要求。

第8题:

当连续5d室外平均气温低于()时。混凝土应采用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A、5℃

B、0℃

C、-3℃

D、-5℃


参考答案:A

第9题:

某建设工程项目基础筏板(采用 C35P8 混凝土浇筑) 厚 1m, 施工期间日平均气温为 20℃。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时入模温度为 25℃, 混凝土浇筑完毕养护期间表面温度为 55℃, 内部温度为80℃。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常规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为 14 天。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 施工单位留置了 100cm 宽的后浇带,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 保留了 21d后仅用比原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进行 14d 湿润养护。
问题: 指出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


答案:
解析:
不妥之处有:
(1) 浇筑完毕后内部温度为 80℃不妥。
正确做法为: 混凝土浇筑体的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 50℃。
(2) 筏板浇筑完毕后第二天仅进行自然养护不妥。
正确做法为: 筏板浇筑完毕后应在终凝前, 一般为浇筑后 8-12h 内进行养护, 且还应根据温控技术措施进行保温养护
(3) 后浇带处钢筋断开设置不妥。
正确做法为, 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
(4) 该混凝土的后浇带保留 21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一段时间, 设计无要求时应至少保留 28d。
(5) 后浇带采取仅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浇筑不妥。
正确做法为: 还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6) 该后浇带混凝土养护 14d 不妥。
正确做法为: 该后浇带混凝土有防水要求, 应保持至少 28d 的湿润养护。

第10题: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时不得进行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工作。

  • A、0
  • B、3
  • C、5
  • D、10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