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和心理主义在看待语言习得方面有何不同?

题目

行为主义和心理主义在看待语言习得方面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行为主义: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语言习得就和任何其他种类的习得一样,包括习惯的形成。学习者在对环境刺激产生反应并且随之强化他们的反应来便于他们记忆的过程中形成习惯。因此,习惯是一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一般认为所有的行为,包括在语言习得中发现的那种复杂行为,都可以解释为以习惯为依据。当学习者有机会练习对一个给定的刺激做出正确的反应时,学习产生了。学习者会模仿正确的语言模式,如果他们是正确的,他们得到的是正强化,如果是错误的,得到的就是负强化。应该清楚的是,行为主义理论在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时,只强调外部反映和外部行为结果,不探讨内部心理机制,把内部过程看成“黑箱”。
行为主义理论不能充分地解释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语言的描述性工作是显而易见的。学习者经常不输出而是简单地再输入。此外,他们偏误的系统性表明他们在积极地参与于构建他们自己的规则中,这种规则有时与输入的语言模式相似性很小。简而言之,学习不仅仅是对外部刺激的一个反应。
心理主义:
在1960s和1970s,第一语言习得的心理主义理论产生。内容是:
①只有人类有能力习得语言,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机制。
②人类的头脑具备语言习得的一种能力,称为语言习得机制。它独立于智力发展的认知机制。
③这种能力是语言习得的主要决定因素。
④输入是必须的,但仅仅是“引发”了语言习得机制的运转,语言习得机制并非由输入“激活”。
中介语的概念直接吸收了这些第一语言习得的心理主义观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语言习得机制(LAD)”假说


正确答案:“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是内在主义(或心灵主义)的代表人物乔姆斯基在研究第一语言习得时提出来的,这种假说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

第2题:

语言习得性


正确答案: 是指虽然人类先天就具有潜在的语言能力,但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没有现实的语言环境,不能掌握任何一种语言。

第3题:

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又称第一语言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生下来学习第一种语言。由于第一语言多是母语,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常称为母语学习。许多学者认为,第一语言是儿童自然而然学会的,所以第一语言学习又称为第一语言获得或第一语言习得。

第4题:

()是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最基本的不同。

  • A、习得的环境
  • B、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
  • C、习得的方式

正确答案:A

第5题:

以下属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不同点的是()。

  • A、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 B、习得的环境和方式
  • C、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正确答案:B

第6题:

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大体上都经过感知、理解、()、记忆、巩固和应用阶段。

  • A、识记
  • B、保持
  • C、模仿

正确答案:C

第7题:

在语言习得中强调后天因素的理论是()。

  • A、习得机制
  • B、刺激-反映论
  • C、认知论
  • D、监控模式理论

正确答案:B

第8题:

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在看待语言习得方面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思维现象,而是一种行为,语言学习过程就是人们的行为形成过程,外界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所在。心灵主义学习理论则从人的大脑本身寻找语言习得的答案,认为语言习得是在人类与生俱有的大脑语言习得机制和实际语言接触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由学习者主动构建起来的。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
20世纪初,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受到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启发和影响。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
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语言本身就是一组刺激-反应。
2.语言是一种习惯,是人类所有行为的基本*部分,是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3.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外部影响是内因变化的主要因素。
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发出动作-获得结果-得到强化。

第9题: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简要叙述一下学习和习得的不同。


正确答案: 学习是指主动获取知识的行为及其过程,习得则指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及其已经内在化的那部分知识。具体来说:
(1)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习得则是下意识的;
(2)学习是了解有关语言规则的只是,这些知识仅能帮助学习者检查自己话语的对错;
(3)习得是在交际条件下自然地使用第二语言;
(4)习得是儿童获得第一语言的方式,很可能也是他们获得第二语言的方式;
(5)成人也能够通过习得掌握第二语言。

第10题:

()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习得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语言习得机制。


正确答案:乔姆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