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何不同?

题目

神经干动作电位与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和特点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全或无”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引起动作电位产生的刺激需要有一定强度,刺激达不到阈强度,动作电位就不出现;刺激强度达到阈值后就引发动作电位,而且动作电位的幅度也就达到最大值,再继续加大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度不会随刺激的加强而增加;
(二)可扩布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扩布,直至整个细胞膜都依次产生动作电位。因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值比静息电位到达阈电位值要大数倍,所以,其扩布非常安全,且呈非衰减性扩布,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传播速度和波形不随传导距离远近而改变。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其幅度大小接近于K+平衡电位与Na+平衡电位之和,以及同一细胞各部位膜内外Na+、K+浓差都相同的原故。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则不具“全或无”特性,这是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尽管每一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但由于神经干中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因而其阈值也各不相同。当神经干受到刺激时,其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值时,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当刺激强度达到少数纤维的阈值时,则可出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随着刺激的加强,参与兴奋的纤维数目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随之而增大。当刺激强度加大到可引起全部纤维都兴奋时,其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即达到最大值,再加大刺激强度,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信号是

A、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神经干的动作电位

C、锋电位

D、终板电位

E、后电位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位是( )。

A.锋电位

B.后电位

C.终板电位

D.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E.神经干动作电位


正确答案:C

第3题:

关于蟾蜍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实验环境温度有关

B.动作电位振幅与刺激强度成正比

C.动作电位振幅与两引导电极的间距有一定关系

D.动作电位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粗细有关


正确答案:B

第4题:

有关蟾蜍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的兴奋性由刺激强度决定
  • B、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分别是刺激神经干电压的上、下限
  • C、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的大小与神经纤维的多寡有关
  • D、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正确答案:C

第5题: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涉及()。

  • A、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波形特征
  • B、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高低
  • C、单一神经动作电位的频率的高低
  • D、参与电信号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的多少
  • E、受刺激感受器的种类

正确答案:C,D,E

第6题:

单个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特点和多个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特点有什么差别?各自有什么生理学意义?


答案: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①“全或无”特性,即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②可传播性,即动作电位产生度后并不局限于受刺激部位,而是迅速向周围传播,直至整个细胞都依次产生一次动作电位。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则不具“全或无”特性,这是因为神经干是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尽管每一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但由于神经干中各神经纤维的兴奋性不同权,因而其阈值也各不相同。当神经干受到刺激时,其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值时,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当刺激强度达到少数纤维的阈值时,则可出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随着刺激的加强,参与兴奋的纤维数目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随之而增大。当刺激强度加大到可引起全部纤维都兴奋时,其复合动作电位幅度即达到最大值,再加大刺激强度,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

第7题:

具有局部电位信号特征的电信号是( )

A.神经纤维动作电位
B.神经干动作电位
C.锋电位
D.终板电位

答案:D
解析:
局部电位是在局部、不传播的、可以总和的等级性电位。四个选项中,只有终板电位是局部电位。A和B均是可传播的动作电位,不是局部电位。动作电位是由锋电位和后电位组成的,故C也不是局部电位。

第8题:

试述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参考答案: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次迅速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可分为去极化期、复极化期和恢复期。
  ①去极化期:刺激使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膜上钠通道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而使膜发生去极化和反极化;
  ②复极化期:钠通道迅速关闭,Na+内流停止,K+外流增强,使膜电位向静息电位方向迅速恢复;
  ③恢复期:内流的Na+激活了膜上的钠泵,钠泵通过主动转运方式逆浓度差将内流的Na+泵出,外流的K+泵回,从而恢复细胞膜两侧的离子分布。

第9题:

有关蟾蜍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的兴奋性由刺激强度决定
  • B、阈刺激和最大刺激分别是刺激神经干电压的上、下限
  • C、神经干动作电位振幅的大小与神经纤维的多寡有关
  • D、神经干动作电位振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试述神经干动作电位不应期的测定原理。


正确答案: 不应期的测定原理:
可兴奋组织在接受一次刺激后极短时间内,钠离子通道失活后仍未复活,此时再给予新的刺激,不能产生新的动作电位,这一时期称不应期,故而缩短时间间隔至第二个波形与第一个波形刚刚融合,测得的这个时间为不应期。
不应期的长短与膜上Na+通道的状态有关,Na+通道恢复的快,不应期短,它反应膜的兴奋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