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扫描应具备哪些条件?其技术特点及适应证各有哪些?

题目

高分辨率CT扫描应具备哪些条件?其技术特点及适应证各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胸部经皮活检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适应证
①性质不明、久治不愈的肺部病变;
②不能手术但又必须确定病理类型的肺内恶性病变,以便制定治疗方案;
③胸壁或胸膜恶性肿瘤;
④肺内转移瘤须明确其性质;
⑤纵隔肿瘤。
2.禁忌证
①重症肺气肿、肺心病;
②肺大疱、肺囊肿,穿刺针道必须经过;
③肺包虫病;
④肺内血管病变,如动脉瘤或动静脉瘘;
⑤出血素质病人;
⑥肺动脉高压;
⑦病人不能很好的配合;
⑧肺内或胸腔有化脓性感染。
3.注意事项
①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必须屏气;
②穿刺的路径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
③穿刺后,让病人等候一小时左右,观察有无并发症,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第2题:

脊柱CT检查的适应证有哪些?简述其扫描体位与扫描。


正确答案: 脊柱CT检查的适应证有:
1.查找椎管狭窄的原因。
2.椎间盘病变。
3.椎管内占位性病变。
4.椎骨外伤。
5.椎骨骨病。
6.先天性椎管及脊髓异常。
扫描体位与扫描方式:
1.病人扫描体位与方式①一般情况下进行横断位扫描,病人仰卧,颈段采取头屈曲位;扫描时请病人两上臂自然平伸放于身体两侧或腹前;
②腰段扫描采取双膝屈曲位,为使病人感到舒适与稳定,在双膝下需放一个三角垫,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中轴重合,先行侧位定位图像扫描,根据临床要求,确定扫描范围,扫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③观察椎体时,扫描线应与椎体的上下缘平行;
④若需了解椎间盘的情况,应将扫描的起止线定在两个相邻椎体上下缘之间,扫描线应平行于上下缘延长线的角平分线,还需准确地标注出所扫描层面的椎体或椎间隙名称,图像显示时应包括椎旁软组织。
2.增强扫描一般情况下脊柱平扫就可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但在鉴别椎管内占位病变时,应进行增强扫描。

第3题:

颈内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及术前准备工作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颈内动脉造影的适应证有:
1.颅脑出血,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2.脑肿瘤。
3.脑缺血,如动脉狭窄或阻塞。
4.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疾病。
5.术后随诊。
造影术前的准备工作有:
1.检查前应向病人说明X线的辐射量、是否安全、检查时间、DSA机检查过程可能出现的声响等。
2.术前需做碘过敏试验与药物过敏试验。
3.造影前病人应进行心、肝与肾功能的检查。
4.造影前病人应进行出凝血时间与血常规的检查。
5.术前4小时病人应禁食,包括水。
6.术前应对病人的穿刺部位进行备皮。
7.病人躺在导管床上后,应给予病人静脉输液,以建立静脉通道。
8.造影所用的器具应消毒,并准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如氧气、药品等。

第4题:

请简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适应证:凡经临床检查疑有占位性病变且经超声显象证实,原则上皆可施行。通常用于肝脏、胆系、胰腺、肾脏、腹膜后的占位病变和腹部其他肿瘤,也适用于囊肿或脓肿的进一步确诊。
②禁忌证:有出血倾向,动脉瘤、嗜铬细胞瘤和位于肝脏表面的海绵状血管瘤,对包虫病和侵及肝脏表面肿瘤的穿刺宜慎重,胰腺炎发病期间也应避免穿刺。

第5题:

主动脉、支气管动脉、上腔静脉及奇静脉造影的适应证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主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①用于诊断主动脉的疾病,如主动脉缩窄、主动脉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和主动脉瘤;
②纵隔肿块与主动脉瘤或头臂动脉瘤的鉴别;
③显示主动脉的异常分支,如证实肺隔离症异常动脉供应的存在。
2.支气管动脉造影的适应证
①胸部平片及支气管造影未能显示病变的、不明原因的反复大量咯血;
②显示引起咯血的、显著扩张的支气管动脉,提供手术治疗的方案;
③支气管动脉栓塞;
④治疗上述大量咯血;
⑤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3.上腔静脉造影的适应证
①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②纵隔肿瘤或肺肿瘤靠近上腔静脉;
③估计支气管肺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4.奇静脉造影的适应证
①估计肺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②研究奇静脉扩张的原因。

第6题:

耳乳部CT检查的适应证及常用的扫描层面有哪些?如何显示和拍摄耳乳部CT扫描图像?


正确答案: 耳乳部CT检查的适应证有:
1.先天性耳畸。
2.肿瘤。
3.炎性病变。
4.外伤。
常用的扫描层面有:
1.咽鼓管层面。
2.圆窗层面。
3.卵圆窗层面。
4.面神经鼓室层面。
5.锤砧关节层面。
6.水平半规管层面。
7.上半规管层面。
8.锤骨层面。
9.砧骨层面。
耳乳部CT扫描图像的显示和拍摄:为更好地观察耳乳部CT图像,应同时采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进行双侧CT扫描和双侧摄片,以利于诊断医生进行对照和比较。由于耳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和细小,应进行放大扫描或扫描后放大摄影。为保证图像的清晰度,应采用缩小扫描野放大扫描的方法。在用放大扫描或软件功能放大图像的显示和摄片时,为得到清晰的图像,应注意窗宽和窗位。

第7题:

简述眼及眼眶CT检查的方式和扫描体位各是什么?眼及眼眶CT检查和增强扫描的适应证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眼及眼眶CT检查多采用横断面扫描。病人仰卧。下颌略微抬起,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两外耳孔连线与台面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冠状位检查时,病人仰卧或俯卧位,头后仰,听眶线与台面平行,正中矢状面与台面中线重合。扫描时病人的眼球应保持静止状态。
眼及眼眶CT检查的适应证有:
1.眼球和眼眶的良恶性肿瘤等引起眼球突出的病因诊断。
2.眼部外伤。
3.眼眶内异物。
4.炎症。
5.先天性疾病。
增强扫描的适应症有:
1.血管性疾病。
2.眶内肿瘤。
3.眶内病变向眶外侵犯。

第8题:

腹膜后间隙CT检查的适应证有哪些?如何进行CT扫描与显示?1


正确答案: .腹膜后间隙CT检查的适应证有:
⒈腹部淋巴结病变。
⒉腹膜后炎症。
⒊腹膜后脓肿。
⒋了解腹膜后有无转移瘤。
⒌原发肿瘤。
⒍血肿。
⒎活检定位。
⒏放疗计划。
⒐疗效观察。
C.T扫描与显示:
⒈病人体位、扫描方式与注意事项病人仰卧位,进行横断位扫描。范围从剑突到耻骨联合,或根据临床需要进行扫描。扫描前请病人呼气后屏气。
⒉增强扫描一般情况下,平扫就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增强扫描: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显示输尿管;显示血管。扫描前经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注射后立即进行增强扫描。
⒊图像的显示为观察腹膜后各脏器及淋巴结,需将窗宽调宽,有大量脂肪的病人,需适当调低窗位。

第9题:

甲状腺CT检查的适应证有哪些?简述甲状腺CT扫描与图像显示。


正确答案: 甲状腺CT检查的适应证有:
1.弥漫性甲状腺肿。
2.结节性甲状腺肿。
3.甲状腺囊肿。
4.甲状腺癌。
5.甲状旁腺瘤等。
C.T扫描与图像显示:
1.病人体位与扫描:此部位多采用横断位扫描。病人仰卧,两上肢放于身体两旁,两肩尽可能下垂,头部略仰,定位光标纵线对准颈胸部正中矢状面。先进行正位定位扫描,再根据定位图像确定扫描基准线及范围,扫描从主动脉弓上缘至舌骨下缘。病人应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后扫描。
2.增强扫描:用于了解病变组织的血供及鉴别诊断。
3.图像显示:用软组织窗观察图像。由于甲状腺含碘丰富,故甲状腺组织的CT值多在70Hu以上。

第10题:

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的特点及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由于肝脏血供特点为双重血供,门静脉与肝动脉血供之比为4:1,不同供血来源有时相上的差异,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肝脏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肝脏增强扫描时的特殊表现。常用增强方法为肝脏双期或三期扫描,即采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内一次快速注入足量造影剂,在注射造影剂后40秒内完成肝脏第一次CT扫描,此期为肝动脉供血区域显影,此期谓之肝动脉期;在注射造影剂后55~75秒,再行肝脏第二次CT扫描,门腔静脉供血区域显影,谓之静脉期,因肝实质供血75%来自门静脉,此期肝实质的增强达到峰值,此种扫描称为双期扫描。若在注射造影剂后5分钟左右,再行肝脏CT扫描,此期造影剂在血管内外的分布呈平衡状态,谓之平衡期,此后肝血管与肝实质的增强开始同步淡退。由于原发性肝癌主要为肝动脉供血,因此借助于病变在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