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人物?

题目

《水浒传》如何塑造传奇式英雄人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水浒传》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神态各异、光彩夺目的英雄群像。《水浒传》以 “众虎同心归水泊” 为轴线,描写英雄人物经历 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百川入海,汇集到梁山泊。他们上梁山的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他们大多出身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社会早已满腔怒火,一触即发,只要遇到适当的机会,以一些突发事件为导火线,点燃他们心中的怒火,便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奔上梁山,表现了极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 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他们以消灭农民义军为己任,但是在与农民起义军的搏斗中被打败、被俘虏,被客观形势逼得无路可走,又为宋江等人的“义气”感动,只好“暂居水泊,等待招安”。他们是被拖上梁山的。他们加入义军,一方面壮大了义军声 势,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因素,加速了这个英雄群体的解体。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水浒传》继承宋元话本的优良传统,以平民百姓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虽然仍是歌颂英雄,叙写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但与《三国演义》相比,却有很大的不同。它把出身农民、渔民、城市平民的下层人物作为英雄来歌颂,把他们放在主人公的位置,即使出身高贵的柴进、花荣等人,也把他们平民化了。《水浒 传》包罗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民屠夫、和尚道士、小贩小偷、市井无赖、妓女虔婆等,人物角色比《三国演义》要丰富得多。《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 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莽英雄,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英雄勇和力的象征,不过他们征服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社会的奸贼。他们具有蔑视统治阶级权威,蔑视敌人的武力,具有战胜敌人的豪迈气概。另一方面,他们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道德理想。他们性格直率、真诚,总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个性赤裸裸地和盘托出,不受敌人的威胁利诱,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统治阶级无所畏惧,甚至对皇帝也说些大不敬的话,对自己的领袖也不曲意逢迎而敢于 直率批评,性格豪爽,不为礼节所拘。他们“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体现了与封建理学相对立的“童心”。《水浒传》中性格最复杂的人物要算宋江,在他的身上存在着两极的对立,即义士与忠臣的对立。从中反映出了正统文化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侠义思想的对立,也揭示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宋江一出场,作者就介绍他是“孝义黑三郎”,“为人仗义疏财”,特别强调他喜好结交江湖好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他一出场也就受到严峻的考验。宋江私放晁盖,说明他把“义”当作最高原则,当他“担着血海似的干系”放走了犯有“弥天大罪”的晁盖之时,他实际上也犯了背叛朝廷的“弥天大罪”。不过此时的宋江放走晁盖主要是出于挽救心腹朋友的江湖义气,主观上并没与反叛朝廷、聚众造反的意思。而杀惜之后,他经过一番周折奔上梁山,又因为守孝 “奔丧”回家被捕刺配江州。在江州浔阳楼上,宋江题下“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反诗。忠孝观念在宋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不甘屈辱、要施展抱负的豪侠思想同时也在他心中激荡,这正是宋江的双重人格。宋江私放晁盖是他人生中一大转折,而江州题反诗是他人 生中的又一转折。之后,他被黄文炳告发,被判死刑,梁山好汉劫法场把他救出,宋江已经无路可走而奔梁山。宋江虽然上了梁山,带领千军万马与封建王朝进行 对抗,但他并没有摆脱忠孝伦理思想的束缚,他把忠与义统一起来,用“义”团结众人,而为的是实现忠心报国的目标。他在上山之前,曾对武松说:“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为人一世。”上山后,他不断向义军灌输忠义思想,在晁盖死后,他改“聚义厅”为“忠义堂”,对于归顺梁山的朝廷 将官,他一再表示自己上梁山是为了“权时避难”,日后“专等朝廷招安”。他没有在身陷绝境时向朝廷投降,而是在义军节节胜利的时候,带领梁山泊义军去接受招安,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报效朝廷,是“顺天”“护国”,是忠义两全,结果带给义军的是毁灭的悲剧。宋江既是忠臣孝子,又是侠义之士;既是梁山泊 的领袖,梁山事业发展的功臣,又是葬送梁山事业的罪人。在《水浒传》以前小 说中还不曾成功塑造出象宋江这样具有复杂性格的典型人物,当然小说夸张了宋 江的谦虚,逢人就让位,给人虚伪的感觉,是其败笔。小说评论家金圣叹对于《水浒传》的人物个性化非常赞赏,他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人物的个性化体现在传奇性与现实性、凡人与超人的结合,惊奇与逼真的结合,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浒传》的艺术成,最突出地表现是()

  • A、在正面人物的塑造上
  • B、在地痞流氓的描写上
  • C、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 D、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

正确答案:C

第2题:

《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的英雄的?


正确答案:(1)《水浒传》所塑造的三类英雄。
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2)《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莽英雄,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英雄勇和力的象征,不过他们征服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社会的奸贼。另一方面,他们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道德理想。
(3)举宋江为例。分析在他的身上存在着两极的对立,即义士与忠臣的对立。从中反映出了正统文化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侠义思想的对立,也揭示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

第3题:

《水浒传》的艺术成,最突出地表现是()

A.在正面人物的塑造上

B.在地痞流氓的描写上

C.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D.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


参考答案:C

第4题:

《水浒传》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正确答案:(1)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性格。
(2)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3)能在对比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变化。
(4)注意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描写,写出 性格的复杂和矛盾。
(5)善于用典型的细节来刻画人物

第5题:

《张中丞传后叙》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 一是细节描写,
二是让正面人物的不同性格互相映衬,
三是用反面人物来反衬正面人物。
本文几个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首先得力于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都是文中精彩的片段。其次,作者注意让人物的不同性格相互映衬,如张巡的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的宽厚谦和、为国让贤,南霁云的嫉恶如仇、忠贞刚烈,一经互相辉映,就更加光彩照人。反面人物贺兰进明的卑劣行径,又有力地反衬出英雄们的磊落胸怀和凛然正气。

第6题:

历史演义是以描写历史事件的演变,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而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


正确答案: 《水浒传》塑造的绿林豪侠英雄既有古代英雄的特征,作为“勇”和“力”的化身,具有类型化的倾向;又体现了社会下层人民的道德思想和生活情趣,具有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1)超人与凡人的结合。既写人物的传奇色彩和超人之处,又写他们的性格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而失真的毛病。
(2)传奇性与真实性的结合。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细节的严恪真实的融合,使其既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又让人觉得真实可信。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用工笔细描的方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即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在稳定中求变化,单一中求丰富,其性格既有主调,又有多个侧面。

第8题:

试述《水浒传》是怎样塑造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的?


正确答案: 《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
(1)首先,它能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的各各不同。
①“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能将众多的英雄写的性格鲜明,比如写李逵莽撞,有时候也写他真率,写他蛮横;写鲁智深粗豪,有时候又写他的机智,写他的精细。
②创造类型相同的人物,描写冲突相似的情节,以犯中求避,相互映衬,在对比中凸显其个性特点。
(2)同时,小说在写某些人物时,能通过对人物行动和斗争的描写,展示其性格在环境的制约下有所发展和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林冲
(3)传奇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小说以夸张的笔法增饰人物,使人物具有超凡气势和非凡特质,传奇色彩鲜明。

第9题:

《水浒传》人物塑造的四个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与《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开始了从类型化人物向性格化人物过度。金圣叹曾谈到《水浒传》的人物塑造问题时说:“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这是人物类型化走向性格化的重要特征。其主要特征是:
(1)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作品既写出绿林英雄具有传奇色彩的超人之处,又写了他们性格的弱点和成长过程,避免了因过分夸张失真。
(2)惊奇与逼真的结合。即金圣叹所说的“用极近人之笔,写极骇人之事”。就是整个故事情节的高度夸张和具体生活细节的严格真实的融合。如武松打虎,就很好地处理了整个故事的高度夸张和细节描写的严格真实。
(3)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即用讲故事的办法,以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勾勒出人物性格的轮廓,然后又用工笔细描的办法,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4)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作品中的人物稳定中求变化,在单一中求丰富。如石秀性格中既有疾恶如仇,拼命反抗的一面,又有阅历丰富,机敏精细的一面,他的性格主调是勇敢拼命,又有许多其他的侧面。

第10题:

请你简述《水浒传》是如何塑造传奇式的英雄的?


正确答案:(1)《水浒传》所塑造的三类英雄。
第一类是性格豪爽的草莽英雄。如李逵、鲁智深、阮氏三雄等。
第二类是如宋江、林冲、杨志、武松、柴进等人,他们虽然对统治阶级有不满,同情被压迫人民,但或因出身高贵,顾念“清白”身世,不肯落草;或有较好的地位,留恋小康生活,不愿铤而走险。或因“忠孝”思想束缚,不肯“犯上作乱”,因此一定要被统治阶级逼得走投无路,而且还要经过一番严重的思想斗争,才被动地被逼上梁山。
第三类人物,或是出身大地主、大富豪之家,或是身居要职,是统治阶级中的重要人物。如卢俊义、秦明、关胜、呼延灼等。
(2)《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是古代英雄人物与农民、市民阶层理想人物相结合的产物。《水浒传》所描写的草莽英雄,一方面继承了古代英雄勇和力的象征,不过他们征服的对象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社会的奸贼。另一方面,他们体现了下层劳动人民的道德理想。
(3)举宋江为例。分析在他的身上存在着两极的对立,即义士与忠臣的对立。从中反映出了正统文化儒家忠孝思想与市民文化侠义思想的对立,也揭示了宋江性格结构中深层次的矛盾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