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卡多佐”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

题目

简述“卡多佐”联系性依附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卡多佐,不同意脱钩论和停滞论,提出联系性依附发展论,将发展和依附加以联系和综合。他认为发展和依附是并存的同时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现象。第三世界在依附条件下还是能够使经济有一定程度增长的,这种发展有利于所有同国际资本有联系的阶级,包括本地的农业、商业、金融和工业资产阶级,这种依附中的发展道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缺乏自主性技术而不得不利用进口技术,收入分配相对集中化和相对贫困化,外债丛生、人力资源使用不当和备受剥削等。
卡多佐既批判了内因决定论的观点,又批判了外因决定论的观点,认为依附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国内的结构和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和国外因素对于依附形式更具决定性作用。卡多佐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跨国公司的利益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利益有可能协调和一致起来,形成外国资本、国家资本和国内私人资本三者的联盟,形成“结合的依附的发展”,而中产阶级和大部分工人阶级都有可能从中受益。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从“依附的发展。走向“独立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它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解释。
 阿根廷学者普雷毕什和弗兰克依附理论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发达国家由于急于发展经济而在技术、设备等方面依赖于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双方在经济体系中处于不平等地位,所以,虽然不发达国家经济有所发展,但因合作的最大利益流向发达国家,这就使得不发达国家不可能获得快速发展而发达起来,是依附的不平等导致对不发达国家的国际剥削。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应当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但是完全切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谋求快速发展也不现实。

第2题:

在依附理论中,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主要表现为()

  • A、政治依附
  • B、经济依附
  • C、文化依附
  • D、军事依附

正确答案:B

第3题:

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最有影响力的是卡多佐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简述依附理论相对于现代化理论的突破。


正确答案: (1)现代化理论是从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发展,而依附理论是以共识性视角考察社会发展的。
(2)现代化理论是从抽象理论模型出发研究社会发展的,而依附理论是从真实历史进程角度进行研究。
(3)现代化理论认为世界各国发展将会沿着同一条方向同一条轨迹,依附理论则认为世界各国将走向不同发展道路和不同发展轨迹。
(4)现代化理论主要强调外因对国家发展的正面作用,而依附理论则强调对于国家发展的负面作用。

第5题:

简述依附理论的几个概念。


正确答案: “中心-外围”概念:S•阿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关系是:“中心一外围”关系体系。所谓的“中心”与“外围”是指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一种格局,拥有先进技术的工业化国家是“中心”,而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为主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联系的第三世界国家则是“外围”。由于“中心”和“外围”的不平等关系,“外围”受到“中心”的剥削,按照“中心”的需要组织生产,并有一定程度上依附于“中心”。人们常把建立在“中心”和“外围”体系基础上的激进主义发展理论——依附理论,称为新马克思主义。
传播效应: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可以通过技术、知识、文化的传播或扩散推动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向前发展。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是现存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将世界分为核心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英、法、德、美等国)和外围国(指工业化起步较迟的其他国家),他把核心过的工业生产增长看作外围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认为是核心国的发展带动了外围国的发展。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通过技术、知识、文化等方面的扩散推动了现代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向前发展。核心国对外围国的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提供了新的、生产率更高的技术。
②核心国贡献了资源,特别是资本和人力资源,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
③核心国贡献了它自己的市场,为外围国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提供了机会。
回波效应: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一旦发展出现差异,就会在有利地区发生连续的积累性扩张,吸引资本和劳动力等向先进地区流动,并进一步促进先进地区的更快发展。而在落后地区,造成工业和贸易的萎缩及人均收入、生活水平和就业状况的相对恶化,同先进地区差距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落后地区的低收入导致低储蓄和低投资,低投资导致有限的劳动需求,高失业和低劳动生产率,这又导致低收入。低收入导致营养不良和健康不佳,文化素质差,人口增长快造成劳动生产率低下,而低劳动生产率又使低收入得以维持,这种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消极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第6题:

简述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创始者不同。世界体系理论主要是沃勒斯坦的个人成果,依附理论是拉美学者的集体成果。
(2)分析单位不同。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单位是整个世界体系,依附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国家。
(3)分析维度不同。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单位是三维的,即核心、半边陲与边陲;依附理论的分析单位是二维的,即核心与边陲。
(4)理论建构的互动模式不同。世界体系理论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结构,依附理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静态格局。
(5)政治目标不同。世界体系理论的政治目标是建立一个公平合理、民主自由的新世界体系,而依附理论的政治目标是帮助落后国家摆脱低度发展的困境。

第7题:

简述依附理论的局限。


正确答案: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械的外因决定论。依附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资本主义扩张过程对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发展现状有着决定性影响。
第二,先验色彩的宿命论。衣服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假设是:落后地区一旦被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永远不能摆脱帝都发展和贫穷落后的困境。此外,依附理论还存在其他一些明显的理论缺陷。首先,由于过分专注于资本主的发展过程,依附论者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在资本主义扣章尚未开始之前,是什么因素导致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或衰落?其次,衣服理论的论点过于偏激,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很容易丧失科学求真的精神。再次,衣服理论提出的发展方案过于笼统而缺乏操作性。

第8题:

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评述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它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解释。
阿根廷学者普雷毕什于20世纪40年代末就提出他的发展理论。他认为,世界是一个经济体系,它由核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边陲(非西方不发达国家)构成。核心和边陲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不平等的,前者通过不公正的贸易剥削后者,是导致后者不发达的根本原因。
另一位学者弗兰克把普雷毕什的“核心”称为宗主,把“边陲”叫做“卫星”。他认为,在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中,“宗主----卫星”关系不仅存在于世界层次,即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于每个卫星国内部。
不发达国家有如下经济和社会特征:其生产部门的兴衰以核心国的兴趣和需要为转移,核心国感兴趣和需要的部门比较繁荣,反之则萧条;经济上呈“二元结构”,现代经济部门是核心国经济的延伸,与核心国经济联系不密切的部门相当落后;与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不发达国家呈明显的“二元社会结构”,城市中的富裕社会与农村中的贫穷社会并立共存;在国际贸易上,依附型不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等等。
依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就应当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阻止西方贸易、技术、跨国公司、教育与思想的侵入,自力更生。
依附理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承担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现代化必须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

第9题:

简述世界体系理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


正确答案: 世界体系理论虽然脱胎于依附理论,但它突破了依附理论中心与外围两极对立的狭隘框框,用一种动态的三维模式来考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兴衰和变迁,提出了中心下降为半外围、半外围上升为中心的习能性,从而回答了依附理论不能自圆其说的东亚四小龙为什么能够在依附于资本主义中心的情况下取得迅速发展的问题。另外,世界体系理论的视野比较开阔,它不局限于国家层面,而是从整个世界体系来看问题,它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第三世界国家,而且还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同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方法论上、它将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融为一体,从整体的角度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的结构分析和历史分析,这在理论上是一种创新。他摆脱了在对社会变迁的阐释中存在着的强烈的‘内发型模式’倾向。

第10题:

依附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佩鲁
  • B、普雷维什
  • C、弗兰克
  • D、卡多索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