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灰化过程,其发生的前提什么?

题目

什么是灰化过程,其发生的前提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缓慢灰化法测煤的灰分的程序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参考答案:缓慢灰化程序;煤样放入冷马弗炉,在30min内由室温逐渐加热到500℃(使煤样逐渐灰化、防止爆燃),在500℃停留30min(使有机硫和硫化铁充分氧化并排除),然后再将炉温升到815±10℃并保持1h(使碳酸钙分解完全)。

第2题:

缓慢灰化法的测定程序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正确答案:在对煤中灰分进行测定时,灰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煤中可燃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分以及硫的氧化物和矿物质部分转化为各种金属氧化物的过程,由于在高温下矿物质碳酸钙分解成CaO和CO2,黄铁矿和有机硫同时被氧化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气体,当这些气体与CaO接触,形成CaSO4而固定在灰分中时,将使灰分测定值偏高。为了避免该反应的发生,应适当安排加热程序并辅以通风条件,使燃烧产物中硫的氧化物在碳酸盐分解前完全排出炉外。试验证明,煤中黄铁矿和有机硫在500℃以前就基本上氧化完全,而碳酸钙从500℃开始分解,到800℃分解完全,据此,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规定了如下缓慢灰化程序:煤样放入冷马弗炉,在30min内由室温逐渐加热到500℃(使煤样逐渐灰化、防止爆燃),在500℃停留30min(使有机硫和硫化铁充分氧化并排除),然后再将炉温升到815±10℃并保持1h(使碳酸钙分解完全)。

第3题:

对于难灰化的样品可采取什么措施加速灰化?


正确答案:改变操作方法:少量无离子水和无灰滤纸添加灰化助剂:硝酸、乙醇、过氧化氢、碳酸铵,这类物质在灼烧后完全消失,不致增加残留灰分的重量。添加过氧化镁、碳酸钙等惰性不熔物质:这类物质的作用纯属机械性的,它们和灰分混杂在一起,使碳微粒不受覆盖。此法应同时作空白试验。

第4题:

干灰化法中的“灰化助剂”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加速有机物分解或增进待测物回收而加入的化学品称为"灰化助剂"。

第5题:

干灰化法在原子荧光样品前处理的应用用硝酸做灰化助剂,想请教一下具体是什么操作的?


正确答案:我在做样时有用过,我一般是先直接在500度左右灰化,使大部分灰化,再冷却,加硝酸,在电炉上赶至近干,再于500度灰化,效果还可以,但有NO2逸出,注意!

第6题:

灰化土的成土过程主要是灰化层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淀积层

第7题:

什么叫灰化?


正确答案:灰化是将样品经高温处理分解而变为无机态物质的过程。

第8题:

何谓阴阳互损?其发生的前提是什么?结局如何?


参考答案: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当其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涉及到另一方面的病理过程。阴阳互损是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前提下发生。虽然有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方面,但其结局只有一个,即是阴阳两虚。

第9题:

蛋白质盐析的过程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其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会相继出现盐溶和盐析现象。
原因:
盐溶:刚加入无机盐时,蛋白质溶液无机盐浓度较低,蛋白质吸附无机反离子会促使蛋白质分子间相互排斥,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因而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大。
盐析:但当继续加入电解质时。蛋白质溶质无机盐浓度较高,使蛋白质表面的扩散层厚度和z电势降低,静电排斥作用减弱,破坏了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盐离子的水化作用降低了自由水的浓度,使疏水区附近的水分子离开蛋白质表面周围,从而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从而增大了疏水区相互作用而使蛋白质聚集、沉淀。

第10题:

灰化土为什么会出现灰化层?


正确答案: 酸性条件下,H+多饱和土壤胶体,土埌胶体中铝氧八面体中的Al不断水解折出,胶体晶格破裂,Al同活性有机质络合淋溶、淀积。剩余原生矿物以SiO2为主,粉末状,形成砂粒状结构的白色灰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