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荀子的财政观念。

题目

简述荀子的财政观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参考答案:

(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第2题:

简述荀子的欲望论。


参考答案:孔子提出,富与贵,人之所欲。(论语·里仁)荀子将欲望论加以扩充,为其性恶论的基础。他认为人的物质欲望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荀子·礼论篇》说,“人生而有欲”。追求生理欲望的满足是自然行为,反对墨家的寡欲论与道家的去欲论。主张节欲和道欲。即将欲望适当调节与利导。
他认为欲望本身是自然的生理现象,与满足欲望的要求不同,荀子称为“求”,人们的“求”并非只根据生理欲望活动,而要经过理性的思维进行判断才能决定是否去求。

第3题:

简述荀子的“化性起伪”的观点


参考答案: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是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为了改造人性之恶而对普通人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礼”、“法”的产生也都是为了“化性起伪”的根本目的。“化性起伪”是荀子礼法起源观的重要前提之一。


第4题:

简述墨家经济思想的财政观念。


参考答案:

只反对厚敛,不反对正常的租税和关市之征。


第5题:

简述荀子的消费观点。


参考答案:

他把节俭看作是和自然进行斗争的一种手段。但他又认为过度的节俭会阻碍赏罚制度的推行,最后会影响财富的生产。有赏而不能满足物质欲望,则无人重视奖赏,因而失去了赏的作用。对于民众的消费,他要求每人的收入在支付消费之后还须有剩余。


第6题:

简述荀子裕民思想。


参考答案:

荀子裕民思想体现的是儒家“以政裕民”“裕民富国”的理念。即用行政和法律保障人民的生产,人民富裕了国家才会强大。


第7题:

简述荀子的生产观念。


参考答案:

分工的观念。他将分工的必要性说得十分具体,在同一行业中,须专一于业务,才能达到精通。他要求“农农、士士、工工、商商”,使人保有一个固定职业,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体系配合成为“与万世同久”的“大本”。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其于后天教养,可以互相转化。
对劳动力的适当使用重视,不强调自然力对财富生产的作用,而着重劳动对财富的作用。荀子认为工商业是不生产的,农业是唯一的财富生产本源。荀子认为工商业也是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的行业,它们的职能也是必要的。为使封建地主经济能在全国社会范围内取得支配地位并加以巩固,必须把工商业的活动范围加以限制,使它只能在有利于或无损于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限度内进行。这是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既承认工商业的社会职能而又主张抵制工商业的原因。


第8题:

简述荀子对“象刑”的否定


参考答案:

荀子主张否定“象刑”,以重刑惩恶。象刑见于《尚书》的记载,指对犯罪者不用肉刑,而采取象征性的方式来代替,它被视为古代圣王“德政”的表现。荀子认为象刑之说不足为凭,属于“世俗之说”。表面上是轻刑,实则“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荀子的观点表现了他在刑罚观上与孔、孟的明显不同。


第9题:

简述荀子的财政观念。


参考答案:

其基本观点是“上下俱富,交无所藏。”是儒家“藏富于民”与法家“国富而民贫”的折衷观点。在租税方面,荀子也主张减轻力役之征以免妨碍农业生产。主张“罕兴力役,无夺农时,”继承“关市讥而不征”,不对山泽产品进行课税的传统。


第10题:

简述荀子的人性论观点。
(1)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
(2)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3)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
(4)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