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指数法是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题目

信息化指数法是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采用单一指标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是()。

A:劳动力结构法
B:信息系数测算法
C:信息化指数法
D:电子经济评估体系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劳动力结构方法。劳动力结构方法采用劳动力结构这一指标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方法相对简单,但反映内容不够全面。只能粗略的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提示】新教材不涉及。

第2题:

波拉特法是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又称为()。

A.信息化指数法
B.劳动力结构法
C.信息系数
D.信息装备率

答案:B
解析:
马克·波拉特提出的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采用了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法个劳动就业结构分析法来测度国家信息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3题:

相对指数法的优点是以企业的某一年为基年,可以用来评价企业测评年的企业信息化指数,了解企业自身纵向的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信息化指数法是由()提出的。

  • A、小松峙清介
  • B、山本一郎
  • C、大岩惠三
  • D、三秀一郎

正确答案:A

第5题:

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包括哪两大类()。

  • A、标杆管理法
  • B、信息化指数法
  • C、信息化测算方法
  • D、国际电信联盟法

正确答案:A,C

第6题:

关于测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波拉特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波拉特法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
B:波拉特法又称为劳动力结构法
C:波拉特法认为产业结构和社会形态取决于主导产业
D:波拉特法对信息化程度的测算较精准
E:波拉特法采用了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等20项指标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信息化程度测度方法中的波拉特法。波拉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拉特提出的劳动力结构方法,选项A错误;波拉特法采用劳动力结构指标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方法相对简单,但反映内容不够全面,只能粗略地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选项D错误。人均带宽拥有量、人均电话通话次数等20项指标属于我国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内容,并不属于波拉特法的指标,选项E错误。

第7题:

采用信息化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最早是由()在1965年提出的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D

第8题:

对一个国家进行信息化程度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由美国人提出的相对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称为( )。

A.劳动力结构法 B信息化指数 C.国际电信联盟法 D信息社会指标法


正确答案:A

第9题:

波拉特提出的测定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方法是()

  • A、劳动力结构法
  • B、信息经济测算法
  • C、信息化指数法
  • D、信息量

正确答案:A

第10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提出的GDP比重法和就业结构分析法,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法等,为信息能力的测算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 A、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rchlup)
  • B、波拉特(M.U.Porat)
  • C、C.詹姆斯•莫里斯(James Mirrlees)
  • D、威廉•维克里(William Vickrey)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