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令B=物理块长、R=逻辑记录长、F=块因子。对定长记录(一个块中有整数个逻辑记录),给出计算F的公式。

题目

假定令B=物理块长、R=逻辑记录长、F=块因子。对定长记录(一个块中有整数个逻辑记录),给出计算F的公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文件系统中,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表,记录文件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这种文件的物理结构称为【 】结构。


正确答案:索引
索引 解析:此题容易与Hash结构弄混淆,Hash结构与索引结构的主要区别就在于Hash结构没有建立一张索引表。本题答案为索引结构而不是Hash结构。

第2题:

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分解。

A.字符串

B.字符

C.逻辑记录


参考答案:C

第3题:

假设磁盘上的物理块大小为512字节,一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若采用记录成组技术存储若干记录,当块因子为4时,磁盘空间的利用率可达到

A.16

B.33

C.63

D.91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在磁盘上存储数据的排列方式会影响I/O服务的总时间。假设每磁道划分成10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1、R2、…、R10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表1所示:

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为30ms/周,磁头当前处在R1的开始处,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6ms。如果将记录顺序存储,则处理10个记录的时间花费较高,如果将记录存储位置按表2进行调整,可达最优。

表2中,物理块2应放逻辑记录( );物理块9应放逻辑记录(请作答此空)

A.R5
B.R6
C.R7
D.R8

答案:C
解析:
(1)单缓存,磁盘磁头只能存一个数据块,即存需要处理的这一块(2)处理数据块的时,磁头不会停会继续旋前进。所以记录是按R1,R2,R3,…,R10顺序存储时:读取R1要30/10=3ms,处理R1需要6ms,此时,磁头已经处于?记录R4的开始位置了。需要再等磁头滑过R4,R5,…,R10,R1,一共8块,才回到R2的开始处。也就是说,转一圈(30ms)加上读R1记录(3ms),一共33ms后,才能开始读R2。所以,优化设计的思想是:当刚好处理R1块时,磁头刚好跑到R2的开始处,当处理好R2时,磁头刚好跑到R3的开始处……依次类推。设计如下:

第5题:

下述对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

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

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于多个物理块中

D.多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参考答案:B
物理块长是固定的,在记录式文件中,允许一个逻辑记录占用几块,也可以在一块中存放几个记录。

第6题:

●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 9 个物理块, 每块存放 1 个逻辑记录。 逻辑记录 R1,R2,...,R9 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正确答案:B,C

第7题:

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的操作叫成组。

A.物理块

B.磁道

C.簇


参考答案:A

第8题:

假设磁盘上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逻辑记录R0, R1,…,R8存放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假定磁盘旋转一圈的时间为27ms,磁头当前处在R0的开始处。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3ms,则处理这9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48);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49)。

A.243ms

B.246ms

C.254ms

D.280ms


正确答案:B

第9题:

在记录式文件中,一个文件由称为()的最小单位组成。

A.物理文件

B.物理块

C.逻辑记录

D.数据项


参考答案:C

第10题:

顺序结构是一种逻辑记录顺序和物理块的顺序相一致的文件结构。

A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