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说明建模的意义和建模的原则。

题目

请简要说明建模的意义和建模的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CAD/CAM的建模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和()等四种

A、仿真建模

B、特征建模

C、非流形建模

D、偏微分建模


参考答案:B

第2题:

本题中的电子政务项目在进行需求分析时,系统分析师需要有效地获取需求,进行需求建模。需求建模包括域建模、用例建模、组件和服务建模、性能建模等。请用300字以内文字分别简要叙述什么是用例建模、组件和服务建模、性能建模。


正确答案:用例建模描述各种参与者(人和其他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主要交互。用例建模可以描述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和维护人员)所看到的系统行为。 组件建模确定系统的子系统、模块和组件结构为子系统、模块分配需求和职责每个组件元素作为一个自包含的单元用于开发、部署和执行。服务建模提供了通用的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定义为一组抽象服务接口。 性能建模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度量为每个组件确定性能指标。包括执行时间、资源使用、开发复杂性和维护复杂性等质量属性。
用例建模描述各种参与者(人和其他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主要交互。用例建模可以描述利益相关者(例如,用户和维护人员)所看到的系统行为。 组件建模确定系统的子系统、模块和组件结构,为子系统、模块分配需求和职责,每个组件元素作为一个自包含的单元,用于开发、部署和执行。服务建模提供了通用的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定义为一组抽象服务接口。 性能建模是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度量,为每个组件确定性能指标。包括执行时间、资源使用、开发复杂性和维护复杂性等质量属性。

第3题:

CAD/CAM系统中常用的建模方法有线框建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和()等四种。

A.仿真建模

B.特征建模

C.非流形建模

D.偏微分建模


正确答案:B

第4题:

IDEF(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IDEF0可以进行( )建模;IDEF1可以进行( )建模;(请作答此空)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IDEF2
B.IDEF3
C.IDEF4
D.IDEF5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

第5题:

IDEF (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 IDEF0 可以进行(请作答此空)建模; IDEF1 可以进行 (请作答此空)建模; ()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IDEF2
B.IDEF3
C.IDEF4
D.IDEF5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

第6题:

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建模时,可以用下列两种方式来使用例图,它们是(16)。

A.对系统的原型化实例建模和对传递的消息建模

B.对系统的消息建模和对数据建模

C.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和对系统的需求建模

D.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和对数据建模


正确答案:C
解析:用例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进行建模。这个视图主要支持系统的行为,即该系统在它的周边环境的语境中所提供的外部可见服务。当对系统的静态用例视图建模时,可以用下列两种方式来使用用例图。(1)对系统的语境建模对一个系统的语境进行建模包括围绕整个系统画一条线,并声明有哪些参与者位于系统之外并与系统进行交互。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参与者及其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2)对系统的需求建模对一个系统的需求进行建模,包括说明这个系统应该做什么(从系统外部的一个视点出发),而不考虑系统应该怎样做。在这里,用例图说明了系统想要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用例图使我们能够把整个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你可以观察到系统外部有什么,系统怎样与那些外部事物相互作用,但却看不到系统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第7题:

当对一个系统的动态方面建模时,通常有两种使用活动图的方式,它们是(16)。

A.对工作流建模和对数流据建模

B.对控制流建模和对操作流建模

C.对控制流建模和对数据建模

D.对工作流建模和对操作建模


正确答案:D
解析:活动图(ActivityDiagram)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图,它展现了在系统内从一个活动到男一个活动的流程。活动图专注于系统的动态视图,它对于系统的功能建模特别重要,并强调对象间的控制流程。活动图一般包括:活动状态和动作状态、转换和对象。当对一个系统的动态方面建模时,通常有两种使用活动图的方式。(1)对工作流建模此时所关注的是与系统进行协作的参与者所观察到的活动。工作流常常位于软件系统的边缘,用于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开发系统所涉及的业务过程。在活动图的这种用法中,对对象流的建模是特别重要的。(2)对操作建模。此时是把活动图作为流程图使用,对一个计算的细节部分建模。在活动图的这种用法中,对分支、分叉和汇合状态的建模是特别重要的。用于这种方式的活动图语境包括该操作的参数和它的局部对象。

第8题:

类通常不会单独存在,因此当对系统建模时,不仅要识别出类,还必须对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建模。在面向对象建模中提供了4种关系:依赖(dependency)、概括(generalization )、关联(association)和聚集(aggregation)。请分别说明这4种关系的含义,并说明关联和聚集之间的主要区别。


正确答案:依赖关系:有两个元素A、B如果元素A的变化会引起元素B的变化则称元素B依赖于元素A。 概括关系:描述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 关联关系:表示两个类的实例之间存在的某种语义上的联系。 聚集关系:表示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聚集关系是关联关系的特例它是传递和反对称的。
依赖关系:有两个元素A、B,如果元素A的变化会引起元素B的变化,则称元素B依赖于元素A。 概括关系:描述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 关联关系:表示两个类的实例之间存在的某种语义上的联系。 聚集关系:表示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聚集关系是关联关系的特例,它是传递和反对称的。 解析:图13-8是一个UML的用例图。在工程的分析阶段,用例图被用来鉴别和划分系统功能,它们把系统分成动作者(actor)和用例。
动作者(actor)表示系统用户能扮演的角色(role)。这些用户可能是人,可能是其他的计算机、一些硬件或者是其他软件系统。判断它们的唯一标准是它们必须要在被划分进用例的系统部分以外。它们必须能刺激系统部分,并接收返回。
用例描述了当动作者之一被系统特定地刺激时系统的活动。这些活动用文本来描述,即描述了触发用例的刺激的本质,输入和输出到其他活动者,以及转换输入到输出的活动。用例文本通常也描述每一个活动在特殊的活动线时可能的错误和系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
图中的网络用户、公司客户、管理人员都是动作者。题目说明中提到了系统有4个功能:浏览客户信息、登录、修改个人信息、删除客户信息。这也就是4个用例,我们现在只需把它们对号入座即可。根据题目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任何使用Internet的网络用户都可以浏览电话公司所有的客户信息,在图中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A了,所以A应填浏览客户信息。又因为只有公司的管理人员才能删除不再接受公司服务的客户的信息,所以D应填删除客户信息。
剩下就只有登录和修改个人信息两个用例了,那么B究竟是填登录还是修改呢?我们先来看包含和扩展的概念。
两个用例之间的关系可以主要概括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于重用的包含关系,用构造型include>>表示;另一种是用于分离出不同行为的扩展关系,用构造型extend>>表示。
包含关系:如果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始用例中提取公共行为,或者发现能够使用一个构件来实现某一个用例的部分功能是很重要的事,则应该使用包含关系来表示它们,如图13-35所示。

扩展关系:如果一个用例明显地混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场景,即根据情况可能发生多种事情,我们将这个用例分为一个主用例和一个或多个辅用例来描述可能更加清晰,如图13-36所示。

因为要先登录才能修改信息,所以B应填修改个人信息,C应填登录。
在UML,中,重复度(Multiplicity)又称多重性,多重性表示为一个整数范围n..m,整数n定义所连接的最少对象的数目。而m则为最多对象数(当不知道确切的最大数时,最大数用*号表示)。最常见的多重性有:0..1、0..*、1..1、1..*。
因为一个Customer List的实例可以与0个或多个Customer的实例相关联,而一个 Customer的实例只能与一个CustomerList的实例相关联,所以(1)应填1,(2)应填 0..*。因为Customer是CompanyCustomer的相应的详细信息,所以(3)和(4)都应该填写0..1。
用UML,建立业务模型时,可以把业务人员看做是系统中的角色或者类。在建立抽象模型时,很少有类会单独存在,大多数都将会以某种方式彼此通信,因此还需要描述这些类之间的关系。关系是事物间的连接,在UML中有以下几个很重要的关系:
(1)依赖关系。有两个元素A、B,如果元素A的变化会引起元素B的变化,则称元素 B依赖(Dependency)于元素A。在类中,依赖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一个类向另一个类发消息;一个类是另一个类的成员;一个类是另一个类的某个操作参数,等等。
(2)概括关系。概括关系(Generalization,也翻译为“泛化关系”)描述了一般事物与该事物中的特殊种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父类与子类之间的关系。继承关系是泛化关系的反关系,也就是说子类是从父类中继承的,而父类则是子类的泛化。在UML中,对泛化关系有以下3个要求:
.子类应与父类完全一致,父类所具有的关联、属性和操作,子类都应具有。
.子类中除了与父类一致的信息外,还包括额外的信息。
.可以使用父类实例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子类实例。
(3)关联关系。关联(Association)表示两个类的实例之间存在的某种语义上的联系。例如,一个老师为某个学校工作,一个学校有多间教室。我们就认为老师和学校、学校和教室之间存在着关联关系。关联关系为类之间的通信提供了一种方式,它是所有关系中最通用、语义最弱的。关联关系通常可以再细分成以下几种。
.聚集关系(Aggregation):是关联关系的特例。聚集关系是表示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如一个电话机包含一个话筒,一个电脑包含显示器、键盘和主机等都是聚集关系的例子。
.组合关系:如果聚集关系中表示“部分”的类的存在与表示“整体”的类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公司”与“部门”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应该使用“组合”关系来表示。

第9题:

请以“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及应用”为题,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 给出三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描述。说明你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哪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结合项目特征说明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建模过程。

3.阐迷在进行业务流程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的。


答案:
解析:
1. 概要叙述你参与实施的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解析:

根据要求能够概要叙述你参与项目的背景,可以包括项目的名称、起始时间、业务场景介绍、组织结构、软件系统架构、采用关键技术等内容,介绍你在本项目中的角色,工作职责,主要承担的工作等内容。此部分内容可以分为一段,或者二段均可,字数在300-400为宜。

2. 给出三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并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描述。说明你在该项目中采用了哪种业务流程建模方法,结合项目特征说明采用该方法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业务流程建模过程。

解析:

常见的业务流程建模方法包括:

(1)标杆睢准(BenchMarking)方法

(2)IDEF 方法

(3)Perti网方法

(4)DEMO 方法

(5)业务流程建模语言

采用的建模方法:提炼所参与项目在业务流程建模方面的特点,针对项目特点从上述建模方法中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法,并明确指出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最后按照该建模方法的步骤,详细描述是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建模的。

3.阐迷在进行业务流程建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解决的。

解析:

在流程建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识别企业的基本流程;如何表达流程之间存在的交叉和嵌套等关系;如何定义流程内部的角色及角色之间的通信方式;如何描述具有并行、异步、分布式和随机性等特性的复杂业务流程,等等。

第10题:

IDEF (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集成定义方法)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来获得某种特定类型的信息。其中, IDEF0 可以进行( )建模; IDEF1 可以进行 (请作答此空)建模; (请作答此空)可以进行面向对象设计建模。

A.仿真
B.信息
C.业务流程
D.组织结构

答案:C
解析:
IDEF是一系列建模、分析和仿真方法的统称,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它们分别是IDEF0(功能建模)、IDEF1(信息建模)、IDEF1X(数据建模)、IDEF2(仿真建模设计)、IDEF3(过程描述获取)、IDEF4(面向对象设计)、IDEF5(本体论描述获取)、IDEF6(设计原理获取)、IDEF7(信息系统审计)、IDEF8(用户界面建模)、IDEF9(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IDEF10(实施架构建模)、IDEF11(信息制品建模)、IDEF12(组织建模)、IDEF13(三模式映射设计)和IDEF14(网络规划)。IDEF0的建模特点使它可以用来描述企业的业务流程,它的阶梯层次可用来描述业务流程的阶梯结构特性。从高层次看,IDEF0的功能活动与业务流程相对应;而从低层次看,功能活动与流程的业务活动相对应。利用IEDF0的活动描述方式及活动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很好地描述业务流程的架构。IDEF0模型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但是,这种图形化的模型没有深刻揭示业务流程的内部结构特征和规律,而且当业务流程很复杂时,所对应的有向图就成为一个相互交叉、混乱的网络,不利于分析流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