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与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秘书工作有诸多相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1题:
简述中国与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秘书工作有诸多相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秘书工作的利益目标相同。
2.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秘书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
3.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秘书与领导着之间的关系,在政治上是平等的同志关系,在工作上是主辅配合的上下关系。
略
第2题:
简述西方国家近现代秘书工作的发展的表现。
(1)秘书办公工具的变革。
(2)秘书部门的地位得到巩固。
(3)国家秘书工作的分工得到进一步发展。
(4)国家机构中的秘书人员的素质进一步的提高。
(5)国家秘书机构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决策层的重要成员。
(6)政权首脑一般都配备有个人专职秘书或为首脑个人公务服务的秘书班子。
略
第3题:
简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第4题:
简述近现代中外国家政权机构秘书工作的相同之处。
1.秘书工作机构更为健康。
2.秘书工作的内容更为丰富。
3.秘书工作的内容更为周密和规范。
4.秘书工作的效率有所提高。
5.国家秘书人员的来源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考核录用,国家任用外,中外国家官员都出现了个人向社会聘用私人秘书的现象。
略
第5题:
论述近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秘书工作在实践与理论上发展的不同之处。
1,强调秘书工作的政治性方面,有着差异。在中国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均实施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专制统治,对秘书工作方面的政治控制极为严格;西方国家实行的三权制衡的资产阶级民主统治,政治斗争上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各派别之间的斗争。
2,秘书工作的社会普遍性上的差异。在中国,秘书工作主要存在于国家政权机关和国家事业机构,少数大中企业和城市名流也配备秘书;在西方国家,经济发达,只要需要并有支付能力者都雇有秘书,秘书人员的从业范围比旧中国大得多。
3,秘书工作的制约上的差异。在中国,数千年的秘书文化积淀下来了众多秘书工作的制度、规范和要求。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对秘书工作的影响极大,十分注重效益、效率和效果,只要对其领导者有利,操办模式上可以创新,方法上可以灵活,程序上可以变通,对办文、办会、办事上的制约不如中国严格。
4,秘书行业发展上的差异。这一时期,中西方国家都实际存在着秘书行业,但从晚晴到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国尚未出现秘书行业协会和学会;在西方国家,秘书行业协会、学会已和工会、商会一样,相当普遍。
5,秘书教育体制上的差异。在中国虽然古代就有培养官吏和官吏型秘书人员的太学等管办学校,后来又有了培养幕僚性秘书人员的私学,但大量的秘书人员大多是采用老秘书带新秘书的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方式,有局限性。在西方国家,不仅有国家开办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办了秘书专业,私立学校、秘书协会也开办了秘书教育,还开展了秘书职业资格等级考试。
略
第6题:
简述西方国家机构秘书工作的发展。
1.秘书部门的地位得到巩固
2.国家秘书机构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决策层的重要成员
3.国家秘书工作的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政权首脑一般都配备有个人专职秘书或为首脑个人公务服务的秘书班子
5.秘书办公工具的变革
6.国家机构中的秘书人员的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略
第7题:
简述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与中国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秘书工作的不同之处。
1.服务对象的不同
2.秘书人员的社会地位不同
3.工作的成效不同
略
第8题:
论述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国家外交事务方面秘书性工作的相同之处。
1,中国与西方外教秘书性工作的增多,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国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增多,这就需要秘书人员操办外交事务中的会务工作,文书档案工作和信息沟通工作等,由此,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外教秘书性工作的发展。
2,中国与西方外交秘书性工作均是为国家推行外交政策服务的。
3,中国与西方外教秘书性工作,均是国家外交事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外交秘书性工作者,虽然不是外交政策的决断者和外交活动的主持者,但其工作服务的重要性,直接影响各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活动的成效和效率。
4,外交活动促进了秘书工作的发展。无论是中国的明清王朝还是西方的英法等国,随着外交活动的频繁,对秘书性工作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略
第9题:
巴黎公社的秘书工作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巴黎公社的秘书工作,具有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鲜明的阶级特征。
巴黎公社的秘书工作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为夺取无产阶级政权服务,
二是为组建无产阶级政权机构服务。
三是为打击阶级敌人服务。
四是为保持无产阶级本色服务。
五是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六是为发展无产阶级事业服务。
略
第10题:
简述中外无产阶级革命中秘书工作的不同之处。
(1)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2)文化上的差异。
(3)复杂性程度不同。
(4)曲折性程度不同。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