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题目

简述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答案:
解析: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其区别为下述几方面:(1)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2)适用的法律不同。
(3)主体资格不同。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5)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方面有着系统性的区别。
(6)劳动条件的提供方式不同。
(7)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
(8)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
(9)履行合同中的伤亡事故处理不同。

第2题:

简述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8分)


答案:
解析: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其区别为下述几方面:


(1)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2分)


(2)适用的法律不同。(2分)


(3)主体资格不同。(2分)


(4)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2分)


(5)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方面有着系统性的区别。(2分)


(6)劳动条件的提供方式不同。(2分)


(7)违反合同产生的法律责任不同。(2分)


(8)纠纷的处理方式不同。(2分)


(9)履行合同中的伤亡事故处理不同。(2分)


第3题:

简述简述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参考答案: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包括:
(1)参加劳动的权利;
(2)获得劳动报仇的权利;
(3)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保护权利;
(4)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5)享受劳动福利的权利;
(6)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
劳动者的义务包括: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4题:

简述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特点?


正确答案: (1)劳动关系主体的一方——劳动者,必须加入到劳动关系主体的另一方——用人单位,成为雇员,与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劳动。
(2)是为履行劳动合同权利与义务而发生,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有着直接联系。
(3)劳动关系是有偿的。劳动作为谋生手段,一种职业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来完成任务,用人单位必须按质按量按时支付预先约定的劳动报酬。

第5题:

简述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具有特定性,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2)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3)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征;
(4)是平等性与隶属性兼有的社会关系。

第6题:

简述劳动关系特征。


答案:
解析: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基础,也是它的实质和内容。劳动关系是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为普遍的关系。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力,实际上就是将其人身在一定程度上交给企业,因而劳动关系就其本来意义上说是一种人身关系。由于劳动者是以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来换取生活资料,其交换的目的是获得工资,企业之所以雇用劳动力,是因为能够得到劳动给付,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关系又是一种财产关系。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特点。隶属性是指隶属主体之间的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的契约关系,两者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建立劳动关系首先取决于当事人各自的自由意志。然而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动者就成为企业的雇员,企业就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和管理者,这使得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第7题: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 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联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资本), 与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相互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两者的结合在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的同时, 也形成了现实的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与一般经济学中所概括的劳动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相比, 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形式, 劳动是这种关系的基础, 也是它的实质和内容。 劳动关系是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为普遍的关系。②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 由于劳动力是人体中的一种机能, 劳动力只能寄寓在活的人体之中, 劳动关系就其本来意义上说是一种人身关系。 企业或雇主之所以雇佣劳动力, 是因为能够得到劳动给付, 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可以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 收回成本和取得盈利; 就此意义而言, 劳动关系又是一种财产关系。③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在现代社会,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即雇主与雇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的契约关系, 两者具有平等的法律人格。 然而, 劳动关系一经建立, 劳动者就成为企业的雇员, 企业就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和劳动力的管理者, 雇员必须听从雇主的领导、 命令和指挥, 并要遵守企业内部的劳动规则, 这使得劳动关系具有隶属性, 即成为一种隶属主体间的以指挥、 命令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征决定了劳动关系是诸种社会关系中最为基本的关系, 人们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第8题:

直接受劳动力职业结构影响的是()

A.教育投资的发展变化

B.教育布局的发展变化

C.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

D.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C

第9题:

简述劳动行政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正确答案:(1)劳动行政关系一般着眼于社会的宏观利益,劳动关系则一般着眼于微观利益;
(2)劳动行政关系是按指令和服从、组织和监督原则建立起来的隶属关系,而劳动关系是按协商原则建立起来的合同关系;
(3)劳动行政关系是无偿的关系,劳动关系是有偿的经济关系。

第10题:

简述文献载体的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 ⑴甲骨:商代和西周早期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现通称甲骨文。
⑵金石:金即青铜器皿,石指石头,它们也曾是我国古典文献的载体。
⑶简牍:把竹简木牍作为书写文字、记录文献的材料。这种文献称为简牍。
⑷缣帛:写上文字的缣帛称为帛书。
⑸纸:纸的发明,使文献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⑹微缩胶片(胶卷):产生于1928年。
⑺磁带、磁盘:用其存储数据始于1951年。
⑻电子存贮器、光盘、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