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著作权法》针对技术措施保护的相关规定。

题目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针对技术措施保护的相关规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67) 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内容。

(67)

A. 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B. 软件权利电子信息

C. 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软件

D. 采用反编译技术获得的软件


正确答案:D

试题(67)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知识。我国著作权法采取列举方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行为。这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涵盖了试题中A、B、C选项。虽然利用反向编译技术、净室技术和反向工程技术等获得他人软件技术构思、技术方案并直接用于其软件产品中的行为是一种“复制”软件技术构思、技术方案的行为,但是对于这些行为在法律上不会受到制止。目前,我国对软件实施反编译是否合法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由于著作权不保护思想,软件开发设计人员对体现在软件中的创造性的构思和技术方案不能得到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反向编译技术、净室技术和反向工程技术等获得他人软件所使用的思路、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等设计要素,直接用于自己的软件产品中,这在著作权法上并不构成侵权。
参考答案
(67)D

第2题:

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A.民法总则的官方正式译文

B.某电视台报道的时事新闻

C.通用数表

D.某9岁儿童创作的日记


参考答案:D

第3题: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人的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B、中国人的作品,自发表之日起,受到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C、外国人的作品,不发表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D、外国人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均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答案:
解析: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一)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不适用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①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属于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②时事新闻。
(三)欠缺作品实质要件的对象。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等。

第5题:

______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内容。

A.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B.软件权利电子信息

C.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的软件

D.采用反编译技术获得的软件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方面的基础知识。我国著作权法采取列举方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行为;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行为。这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涵盖了试题中A、B、C选项。虽然利用反向编译技术、净室技术和反向工程技术等获得他人软件技术构思、技术方案并直接用于其软件产品中的行为是一种“复制”软件技术构思、技术方案的行为,但是对于这些行为在法律上不会受到制止。目前,我国对软件实施反编译是否合法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由于著作权不保护思想,软件开发设计人员对体现在软件中的创造性的构思和技术方案不能得到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反向编译技术、净室技术和反向工程技术等获得他人软件所使用的思路、原理、结构、算法、处理过程和运行方法等设计要素,直接用于自己的软件产品中,这在著作权法上并不构成侵权。

第6题:

列举我国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参考答案:(1)时事新闻;(2)官方公文及其正式译文;(3)历法、公式、通用数表、通用表格。

第7题:

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

A、用文字记录的舞蹈动作设计

B、建筑物的工程设计图

C、未发表的小说

D、通过互联网发布的时事新闻


参考答案:D

第8题:

下列关于我国著作权取得方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自然人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日起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B、法人作品必须发表后,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C、外国人作品,在中国首次发表后,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D、外国人作品,在任一伯尔尼公约缔约成员国内发表,都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参考答案:B

第9题:

简述著作权法的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


答案:
解析:
著作权保护的技术措施,指著作权人为了防止未经授权的不法访问和使用作品而主动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权利管理信息主要内容是法律允许权利人对作品加注著作权标记,以向公众表彰著作权主体权利存在及权利状态。

第10题:

简述《著作权法》规定的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答案:
解析: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一、关于法律、法规和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也是作品,其作者,即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制定者,也享有著作权中的人身权等权利,即署名权、修改权、发表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但著作权人的用益权不受法律保护。 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颁布后,公众可以自由使用,报纸刊登、电台广播等都无需征得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然而使用这类作品,不得侵犯作者的人身权,如不得将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写成是国务院发布的。 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法律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该译文是国家对该法律的翻译。 法律的官方正式译文需经国家立法机关确认。国家机关的其他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将该官方文件翻译成其他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的正式译本,这种译文是国家机关对该官方文件的翻译。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与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具有同等的效力。 官方正式译文的著作权保护与对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相同,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利受保护,用益权不受保护。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官方正式译文发表后,他人可以随意使用,无需征得制定者同意,无需向制定者支付报酬。但法律和其他官方文件的非官方正式译文则受著作权法保护。 二、关于时事新闻 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区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作品。时事新闻作为一种事实,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作者根据时事新闻所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品的保护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确认作者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即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有权在时事新闻作品上署名,有权对时事新闻作品进行修改。 第二,在著作财产权方面,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发表权,并享有因首次发表而获得报酬的权利。 第三,为了时事新闻的广泛传播,著作权人对时事新闻作品中的财产权利应当受到一定限制,时事新闻作品发表后,他人为了传播时事新闻可以使用时事新闻作品,而无需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但是,倘若非以传播时事新闻为目的而使用时事新闻作品,如出版新闻作品集,出版新闻摄影集,该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人应取得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报酬。 三、关于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历法所揭示的日期、节气、节日等内容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人们根据历法所绘制的挂历、台历、日历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数表中的通用数表,如元素周期率、函数表、对数表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但非通用数表,如作者创作的五代以内血亲表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 通用表格,如通用发票、通用会计账册表格;公式这些通用表格、公式不适用于著作权法。

更多相关问题